《八十三吟》
时间: 2025-01-27 03:28: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八十三吟
石帆山下白头人,
八十三回见早春。
自爱安闲忘寂寞,
天将强健报清贫。
枯桐已爨宁求识?
弊帚当捐却自珍。
桑苎家风君勿笑,
它年犹得作茶神。
白话文翻译:
在石帆山下,有位白头苍苍的老人,
到了八十三岁,依然能见到早春的来临。
我自喜安闲,忘却了寂寞,
老天将给予我强健的身体,回报我清贫的生活。
枯树桐木已经烧成了炭,难道还需要认识吗?
破旧的扫帚虽该扔掉,却让我倍加珍惜。
桑树和苎麻的家风,请你不要嘲笑,
来年我仍然可以做茶神。
注释:
- 石帆山:指的是一座山,可能是作者生活或游历过的地方,具有象征意义。
- 白头人:意指年老的人,体现了诗人的身份。
- 八十三回:指的是作者活到八十三岁,反映了对生命的感慨。
- 安闲:心境宁静,自得其乐。
- 清贫:生活贫困但内心富足。
- 枯桐:指枯死的桐树,象征过去的事物。
- 桑苎:桑树和苎麻,常用来形容家乡的风俗与生活,带有乡愁的色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表现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生活的感悟。陆游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创作背景:
《八十三吟》作于陆游晚年,时值南宋国势衰弱,诗人心系国家命运,常常感慨个人的清贫与社会的动荡。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春天的期盼、对生活的珍惜以及对自我的反思,尽管年事已高,但依然乐观向上。
诗歌鉴赏:
《八十三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在诗中通过对早春的描绘,传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开篇提到“石帆山下白头人”,让人感受到一种苍老与智慧的结合,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八十三回见早春”,诗人自豪地回忆起自己经历的春天,展现了他对生命的积淀与感悟。尽管年纪已高,诗人却选择了乐观的生活态度,他说“自爱安闲忘寂寞”,这种淡泊名利、安于现状的心态反映了他对生活的自足。
“天将强健报清贫”则揭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希望,虽然生活清贫,但老天会用健康来回报他。接下来的两句“枯桐已爨宁求识?弊帚当捐却自珍”,表达了对过去的释怀与对现状的珍惜,诗人以简朴的生活为荣。
最后两句“桑苎家风君勿笑,它年犹得作茶神”则是对未来的展望,表示即使条件有限,仍能追求理想,继续享受生活的乐趣。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的反思,将人生态度、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社会的思考融为一体,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诗人的深邃与睿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石帆山下白头人:描绘了作者的身份及环境,表现出一种孤独的老人的形象。
- 八十三回见早春:强调了作者的高龄与对春天的珍视。
- 自爱安闲忘寂寞: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满足与对孤独感的超越。
- 天将强健报清贫:期待上天给予健康的回报,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 枯桐已爨宁求识?:对过去的释怀,强调不再追求世俗的认可。
- 弊帚当捐却自珍:虽是破旧的扫帚,但在诗人心中却有着特殊的意义。
- 桑苎家风君勿笑:劝诫他人不要嘲笑自己的生活方式,强调对传统的珍视。
- 它年犹得作茶神:展望未来,表达了对生活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音韵美感。
- 比喻:将生活的简单与清贫比作“桑苎家风”,彰显了宁静生活的美好。
- 拟人:将时间与春天赋予人性,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经历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贫困的自豪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体现了陆游作为一位诗人的高尚情操与深邃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头人:象征年老、智慧和经历。
- 早春:象征希望、复苏与新生。
- 安闲:象征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 桑苎:象征传统、乡愁与生活的根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对自己年岁的感慨是通过哪一句表现的? A. 石帆山下白头人
B. 自爱安闲忘寂寞
C. 天将强健报清贫 -
诗中提到的“桑苎”象征了什么? A. 财富
B. 乡愁与传统
C. 知识 -
“枯桐已爨宁求识”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态?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世俗的超脱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对春天的期望以及对生活的感慨。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涉及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的变化。
诗词对比:
- 陆游 vs. 杜甫:两位诗人都在作品中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但陆游的作品更注重于个人的生活感悟,而杜甫则更强调社会责任与历史的沉重感。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