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时间: 2025-01-27 04:11:22

秋几许。

荒蓼败荷烟渚。

贴水飞鸥江欲暮。

风帆追急羽。

蝶梦转头无据。

愁到曲屏深处。

寒入双城扃绣户。

也应闻细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几许。荒蓼败荷烟渚。贴水飞鸥江欲暮。风帆追急羽。蝶梦转头无据。愁到曲屏深处。寒入双城扃绣户。也应闻细雨。

白话文翻译

秋天有多少呢?荒凉的蓼草和枯萎的荷花在烟雾笼罩的水边,水面上飞翔的鸥鸟在夕阳下显得愈发孤独。风帆如同急速飞翔的羽毛,追逐着晚霞。蝴蝶的梦境转眼间无从追寻,愁苦在曲屏的深处愈加沉重。寒意透入双城的锁绣门,或许也能听见细雨的声音。

注释

  • 荒蓼:指荒野中的蓼草,象征凋零与荒凉。
  • 败荷:指枯萎的荷花,暗示秋季的凋零与无奈。
  • 贴水:形容贴近水面,描绘鸥鸟飞翔的姿态。
  • 风帆:比喻船只的帆,寓意追逐时间的急切。
  • 蝶梦:指蝴蝶的梦,象征着美好却又短暂的幻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祖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的风格和细腻的笔触见长。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融入个人情感,常常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和哲思。

创作背景

《谒金门》创作于一个秋日,诗人在静谧的江边默默感受着季节变化带来的情绪。此时社会经历变革,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谒金门》是一首充满秋日气息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开头的“秋几许”便引导读者进入一种思索的境地,诗人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绘,逐渐引入了自己的内心感受。

诗中“荒蓼败荷烟渚”的描写,将秋天的萧瑟与诗人内心的愁苦紧密相连,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和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此处,荒蓼和败荷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令读者感受到一种凄凉的美。

随着诗句的推进,“风帆追急羽”与“蝶梦转头无据”的对比,呈现出诗人对美好梦想的追逐与失落,秋天的风帆如急速飞翔的羽毛,既表现了对未来的渴望,又隐含着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两句的“寒入双城扃绣户”、“也应闻细雨”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寒意渗透入双城的门扇,细雨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与忧愁。

整首诗以其深邃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悟与对生命的思索,使《谒金门》成为一首感人至深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几许:通过提问引发思考,暗示对季节变化的感受。
  2. 荒蓼败荷烟渚:描绘秋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3. 贴水飞鸥江欲暮:表现江边鸟儿飞翔的孤独感,渐入黄昏,暗含无尽的思绪。
  4. 风帆追急羽:象征对时间和梦想的追逐,表现出一种急迫感。
  5. 蝶梦转头无据:暗示对美好回忆的追寻和无果,令人感到失落。
  6. 愁到曲屏深处:愁苦深入内心,体现出诗人情感的沉重。
  7. 寒入双城扃绣户:寒意渗透,表现出季节的变迁对生活的影响。
  8. 也应闻细雨:暗示在这样的环境中,雨声会带来更多的思考与感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风帆追急羽”,将船帆比作羽毛,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时间的飞逝。
  • 拟人:如“寒入双城”,赋予寒意以人的动作,增强了情感的传达。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称,增强了韵律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秋天的感慨与对生命变迁的思考,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时间的流逝,表现出生命的无常。
  • 荒蓼、败荷:代表凋零与失落,营造出一种苍凉的美。
  • 飞鸥:象征孤独与追寻,反映内心的苦闷。
  • 风帆:代表追逐梦想的渴望与急切,隐含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荒蓼败荷”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A. 繁华的秋天
    B. 荒凉的秋天
    C. 春天的景象

  2. 诗中“风帆追急羽”表达了诗人的哪种情感? A. 安静
    B. 急迫
    C. 喜悦

  3. “细雨”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温暖
    B. 思念
    C. 欢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比较《谒金门》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首诗都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但李清照更多地表现了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对往日的怀念,而卢祖皋则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内心的哲思。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诗词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