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
时间: 2025-01-11 09:02: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观潮
作者:陆游 〔宋代〕
江平无风面如镜,
日午楼船帆影正。
忽看千尺涌涛头,
颇动老子乘桴兴。
涛头汹汹雷山倾,
江流却作镜面平。
向来壮观虽一快,
不如帆映青山行。
嗟余往来不知数,
惯见买符官发渡。
云根小筑幸可归,
勿为浮名老行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江面平静如镜的景象,正午时分,船帆的影子清晰可见。忽然,我看见千尺高的海浪翻滚,仿佛在动摇老子乘舟的兴致。涛头汹涌,雷声轰鸣,而江水却又显得平静如镜。往常的壮观景象虽令人惊叹,但比起帆影映衬着青山的美丽,更加动人。感叹自己往来不知多少次,习惯了官员发渡的场景。幸好有云根的小屋可以归去,不必为了浮名而老是奔波。
注释
- 江平:江面平静。
- 面如镜:形容水面光滑如镜。
- 楼船:楼阁式的船只。
- 千尺涌涛:形容波涛汹涌的壮观景象。
- 老子:指道家创始人老子。
- 潮头:浪头。
- 雷山倾:形容波涛汹涌,似有雷声震山。
- 帆映青山:船帆映衬着青山,隐喻美丽的自然景象。
- 买符官:指古代官员发渡的情形。
- 云根小筑:隐喻诗人心灵的归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爱国志士,生于浙江绍兴。他的诗作以豪放、奔放著称,作品广泛,题材多样,尤其擅长抒情和描写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陆游在诗中描绘了江潮的壮丽景象,同时表达了对浮名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陆游的《观潮》通过对江潮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与哲理思考。诗的开篇以“江平无风面如镜”展现了江面宁静的美好,接着通过“忽看千尺涌涛头”的转折,描述了海浪的壮观,形成强烈的对比。诗中提到“涛头汹汹雷山倾”,不仅描绘出波涛的力量,也隐喻着世事的深重与复杂。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帆映青山行”的赞美,认为这种自然景色更为动人。这里,船帆与青山的结合,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最后,陆游抒发了他对浮名的厌倦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显示了他对个人价值与社会地位的反思。
整首诗在景物的描写中蕴含着哲理,表达了陆游对人生的思考,既有对壮丽自然的赞美,也有对浮华名利的深刻批判,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生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平无风面如镜:江面平静,水面光滑如镜,给人一种安静的感觉。
- 日午楼船帆影正:正午时分,楼船的帆影清晰可见,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画面。
- 忽看千尺涌涛头:突然看到高耸的浪头,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 颇动老子乘桴兴:波涛翻滚,似乎动摇了老子乘舟的兴致,暗示了自然的威力。
- 涛头汹汹雷山倾:波涛汹涌,与远处的雷声形成呼应,给人一种震撼。
- 江流却作镜面平:江水流动,却依然显得平静如镜,形成对比。
- 向来壮观虽一快:往常的壮观虽然令人惊叹,但...
- 不如帆映青山行:比起船帆映衬青山的情景,更为动人。
- 嗟余往来不知数:感叹自己往来次数不计其数,体现了诗人的经历。
- 惯见买符官发渡:习惯了官员发渡的繁忙情景。
- 云根小筑幸可归:幸好有云根的小屋可以归去,体现归隐的愿景。
- 勿为浮名老行路:不要为了浮华名利而老是奔波,表达了对名利的厌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面比作镜子,形象生动。
- 对仗:如“涛头汹汹雷山倾”与“江流却作镜面平”,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颇动老子乘桴兴”,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壮丽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对浮华名利生活的厌倦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深刻的人生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面:象征平静与安宁。
- 帆:象征自由与追求。
- 青山:象征自然的伟大与永恒。
- 波涛:象征人生的起伏与挑战。
- 小筑:象征归宿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江平无风面如镜”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风大浪急
- B. 江面平静如镜
- C. 下雨天
-
诗人对于往来的感慨是?
- A. 觉得无趣
- B. 不知次数
- C. 觉得很欢乐
-
“勿为浮名老行路”中的“浮名”指的是什么?
- A. 名声的浮华
- B. 浮动的名牌
- C. 浮夸的行为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陆游《观潮》与李白《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的思考,但陆游更侧重于对浮华名利的批判,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与饮酒作乐的洒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