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宿广教寺风月清甚思李白敬亭诗有怀有似》
时间: 2025-02-04 15:44: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众鸟高飞云去闲,相看只有敬亭山。
孤标尚想风尘外,佳句长留天地间。
影落金牛撩客恨,手摩玉兔练仙颜。
故山风月非人世,何事骑鲸去不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高飞的鸟儿在云间悠闲游荡,唯独敬亭山静静地矗立着。诗人孤独地想要超脱于世俗的风尘之外,留下的佳句将长久留存于天地之间。影子落在金牛星下,引发了游子心中的惆怅;而手轻轻抚摸玉兔,仿佛在练就仙人的容颜。故乡的风和月景象已非人间所能比拟,何必骑鲸而去,难道不应返回故土吗?
注释
- 众鸟高飞:指众多鸟儿在空中飞翔,象征自由自在。
- 敬亭山:为诗人所眷恋的山,象征静谧与孤独。
- 孤标:孤独的标志,指诗人超脱于世俗。
- 金牛:指金牛星,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座。
- 玉兔:月中的玉兔,象征着长生与仙境。
- 骑鲸:形容追求不切实际的理想或幻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生于宋代,字梦阮,号梦溪,晚号青山,擅长诗词,尤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夏日,诗人寓居于广教寺,正值风月清明之际,心中思绪万千,特别怀念李白的洒脱与豪情,因此写下此诗,以表达对故乡、对诗歌的依恋。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引人入胜。开头用“众鸟高飞云去闲”,展现出一种宁静而自由的自然景象,与“敬亭山”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使得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更加凸显。接着“孤标尚想风尘外”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然态度,显示出一种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而“佳句长留天地间”,则体现了诗人对文学的执着与追求,暗示着他希望自己的诗句能够流传千古。
中间部分的“影落金牛撩客恨”则通过金牛星引发诗人的思乡情绪,结合“手摩玉兔练仙颜”,暗示了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寻。最后两句“故山风月非人世,何事骑鲸去不还”,将整首诗推向高潮,诗人对故乡的深情与对理想的思考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惆怅与对现实的反思。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众鸟高飞云去闲:鸟儿在高空自由飞翔,令人感受到一种悠闲的状态。
- 相看只有敬亭山:在这种宁静中,只有敬亭山静静地矗立,象征着孤独与超然。
- 孤标尚想风尘外:诗人渴望超脱世俗,追求理想。
- 佳句长留天地间:期望自己的诗句能够流传千古,成为永恒的存在。
- 影落金牛撩客恨:金牛星的影子落下,勾起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惆怅。
- 手摩玉兔练仙颜:轻轻抚摸玉兔,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 故山风月非人世:故乡的风景与月色是超越人世的美好。
- 何事骑鲸去不还:诗人对追求理想的思考,质疑为何要追逐那些遥不可及的事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鸟、星、兔等自然元素与诗人情感相结合,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与和谐,体现了古诗的韵律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出一种清新、孤独又深邃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鸟: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
- 敬亭山:象征孤独与静谧的自然。
- 金牛:代表着对故乡的思念与星辰的遥远。
- 玉兔:象征理想与美好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敬亭山”象征什么?
- A. 自由
- B. 孤独
- C. 现实
- D. 理想
-
填空题:诗中提到“众鸟高飞云去闲”,表达了诗人对____的向往。
-
判断题:诗中“故山风月非人世”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满意。(对/错)
答案
- B
- 自由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注重豪放的情感。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水景色,传达出宁静与超然的境界,风格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弥逊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