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员外还京(一作使还上都)》

时间: 2025-01-11 23:58:42

九折朱轮动,三巴白露生。

蕙兰秋意晚,关塞别魂惊。

宝瑟连宵怨,金罍尽醉倾。

旄头星未落,分手辘轳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徐员外还京(一作使还上都) 武元衡 〔唐代〕

九折朱轮动,三巴白露生。 蕙兰秋意晚,关塞别魂惊。 宝瑟连宵怨,金罍尽醉倾。 旄头星未落,分手辘轳鸣。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九曲的朱轮车启动了,三巴之地白露初生。 蕙兰的秋意已晚,关塞的离别之情令人心惊。 宝瑟连夜发出哀怨之声,金罍中的酒被尽情倾倒。 旄头星还未落下,我们就在辘轳的鸣声中分手。

注释:

字词注释:

  • 九折:形容道路曲折。
  • 朱轮:古代高官所乘的红漆车轮的车。
  • 三巴:指巴郡、巴东、巴西,泛指四川地区。
  • 蕙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 关塞:边关要塞。
  • 宝瑟:珍贵的琴。
  • 金罍:古代酒器。
  • 旄头星:指北斗七星中的第一星。
  • 辘轳:古代井上的汲水工具,此处比喻离别的声音。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武元衡,唐代诗人,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南)人。他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曾任宰相。武元衡的诗风清新,多写景抒情,尤以边塞诗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武元衡送别徐员外回京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离别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切感慨和不舍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九折朱轮动”和“三巴白露生”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中的“蕙兰秋意晚”和“关塞别魂惊”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担忧。后两句“宝瑟连宵怨,金罍尽醉倾”则通过音乐和酒来抒发内心的哀怨和无奈。最后一句“旄头星未落,分手辘轳鸣”以星辰和辘轳的声音作为离别的象征,增强了诗歌的离别主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九折朱轮动”:形容徐员外乘坐的朱轮车启动,意味着离别的开始。
  2. “三巴白露生”:描绘了三巴地区秋天的景象,白露初生,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感。
  3. “蕙兰秋意晚”:用蕙兰比喻美好的时光已晚,暗示离别的不舍。
  4. “关塞别魂惊”:关塞的离别令人心惊,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担忧。
  5. “宝瑟连宵怨”:宝瑟连夜发出哀怨之声,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哀怨。
  6. “金罍尽醉倾”:金罍中的酒被尽情倾倒,表达了诗人借酒消愁的无奈。
  7. “旄头星未落”:旄头星还未落下,暗示离别的时间还未结束。
  8. “分手辘轳鸣”:在辘轳的鸣声中分手,增强了离别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蕙兰秋意晚”用蕙兰比喻美好的时光。
  • 拟人:如“宝瑟连宵怨”将宝瑟拟人化,发出哀怨之声。
  • 对仗:如“九折朱轮动,三巴白露生”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离别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切感慨和不舍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朱轮:象征高官的离去。
  • 白露:象征秋天的凄凉。
  • 蕙兰:象征美好的时光。
  • 宝瑟:象征哀怨的情感。
  • 金罍:象征借酒消愁。
  • 旄头星:象征离别的时间。
  • 辘轳:象征离别的声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九折朱轮动”形容的是什么? A. 道路曲折 B. 高官的车 C. 离别的场景 D. 秋天的景象

  2. “三巴白露生”中的“三巴”指的是什么地区? A. 四川 B. 陕西 C. 河南 D. 河北

  3. “宝瑟连宵怨”中的“宝瑟”指的是什么? A. 珍贵的琴 B. 哀怨的情感 C. 秋天的景象 D. 离别的声音

  4. “旄头星未落”中的“旄头星”指的是什么? A. 北斗七星 B. 离别的象征 C. 秋天的景象 D. 高官的车

答案:

  1. B
  2. A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是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不舍。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通过月夜的景象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与武元衡的《送徐员外还京》都是送别诗,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鼓励,而武元衡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离别的不舍和哀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武元衡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
  • 《唐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