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时间: 2025-01-11 21:37:28

流风存问芳菲草,草偃风斜。

检点桃花,雨歇馀寒燕子家。

一年一觉香罗梦,寂寞天涯。

锦字明霞,不见青禽见白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桑子
作者:汪玢

流风存问芳菲草,草偃风斜。
检点桃花,雨歇馀寒燕子家。
一年一觉香罗梦,寂寞天涯。
锦字明霞,不见青禽见白鸦。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轻柔的春风,似乎在问候那芳香的草地,草儿在风中斜倚。
仔细回想那桃花,雨过之后,寒冷的燕子归来。
这一年又一次做了个香罗的梦,感到无比的孤寂在天涯。
绣花的字迹在艳丽的霞光中,却看不见青鸟,只见那白色的鸦鹊。

注释

字词注释

  • 流风:轻柔的风。
  • 芳菲草:指花草,象征春天的美好。
  • 草偃风斜:草被风吹斜,形容风的轻柔。
  • 桃花:春天的花,象征美好与短暂。
  • 雨歇:雨停了。
  • 寒燕:指燕子,象征春回大地。
  • 香罗梦:梦见香罗衣,暗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寂寞天涯:孤独的生活在远方。
  • 锦字明霞:绣的字在明亮的霞光中。
  • 青禽:青色的小鸟。
  • 白鸦:白色的鸦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桃花,常常与春天、青春和爱情相关,寓意短暂而美好。燕子归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带来了生机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玢,生活在近代,通过诗歌表达内心情感,风格独特,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季,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春天的美好与个人的寂寞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在社会环境中的疏离感。

诗歌鉴赏

这首《采桑子》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开篇“流风存问芳菲草,草偃风斜”,描绘出春风轻拂、草木摇曳的生动场景,仿佛在与自然对话,传达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感。接着“检点桃花,雨歇馀寒燕子家”,桃花的绚丽与燕子的归来,勾勒出春天的气息,然而细细品味又透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诗的后半部分“一年一觉香罗梦,寂寞天涯”,则转向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梦境的追寻,展现了人生的寂寞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最后“锦字明霞,不见青禽见白鸦”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绣花的美丽与现实的苍白形成强烈对比,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失落感。

整首诗借用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美好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深邃与艺术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流风存问芳菲草:春风轻拂,似乎在问候芳香的草地,营造出温暖的春意。
  • 草偃风斜:草被风吹得斜斜的,形象生动,体现出风的柔和。
  • 检点桃花:回想桃花的美丽,暗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雨歇馀寒燕子家:雨停后寒燕依然归来,传递出春天的气息与希望。
  • 一年一觉香罗梦:每年都梦见美好的生活,暗含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寂寞天涯: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的渴望。
  • 锦字明霞:华丽的字迹在霞光中显得更加明亮。
  • 不见青禽见白鸦:看不见青鸟,只有白鸦,形成对比,象征失落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比作问候,增强了情感的亲切感。
  • 拟人:风似乎在与草地进行对话,生动形象。
  • 对仗:如“青禽见白鸦”,对比鲜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中的孤独,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失落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温暖与生命的开始。
  • 桃花:代表青春与爱情的短暂美好。
  • 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与希望。
  • 香罗:代表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梦想。
  • 青禽与白鸦:对比象征,展现内心的失落与现实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流风存问芳菲草”中的“流风”指的是什么?
    A. 冬天的冷风
    B. 春天的温暖风
    C. 夏天的热风

  2. 诗中提到的“桃花”象征着什么?
    A. 友谊
    B. 青春与爱情
    C. 事业成功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孤独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
  • 杜甫的《春望》:对春天的描绘中融入了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比较汪玢的《采桑子》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首诗都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但李清照更侧重于个人情感,而汪玢则在自然与人情之间寻找平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采桑子》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