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和张少监》

时间: 2025-04-28 01:48:32

重阳高会古平台,吟遍秋光始下来。

黄菊后期香未减,

新诗捧得眼还开。

每因佳节知身老,却忆前欢似梦回。

且喜清时屡行乐,是非名利尽悠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十日和张少监 徐铉 〔唐代〕

重阳高会古平台,吟遍秋光始下来。 黄菊后期香未减,新诗捧得眼还开。 每因佳节知身老,却忆前欢似梦回。 且喜清时屡行乐,是非名利尽悠哉。

白话文翻译:

在重阳节的高会上,我们在古老的平台上吟诗,直到秋天的景色都被我们吟遍才下来。 黄色的菊花在节日后依然香气不减,新的诗作让人眼前一亮。 每逢佳节,我都会意识到自己已经老了,但回忆起过去的欢乐,仿佛就像梦一样。 我庆幸在这个清平的时代,能够多次享受快乐,而那些是非名利都变得无关紧要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重阳高会:指重阳节举行的诗会。
  • 古平台:古代的建筑物,可能是一个观赏风景或举行诗会的地方。
  • 黄菊:重阳节的象征,代表秋天和长寿。
  • 新诗:新创作的诗。
  • 佳节:指重阳节。
  • 身老:指自己年纪大了。
  • 前欢:过去的欢乐时光。
  • 清时:指太平盛世。
  • 是非名利:指世俗的纷争和名利追求。

典故解析:

  • 重阳节: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有登高、赏菊等习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唐代诗人,字元舆,号梦得,与李商隐、杜牧并称“小李杜”。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尤擅长七言绝句。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铉在重阳节与友人张少监的诗会后所作,表达了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和对当下清平时代的喜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喜悦。诗中“黄菊后期香未减”一句,既表达了菊花在节日后的持久魅力,也隐喻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情不减。“每因佳节知身老”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却忆前欢似梦回”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两句“且喜清时屡行乐,是非名利尽悠哉”则体现了诗人对当下太平盛世的满足和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描绘了重阳节诗会的场景,古平台象征着传统和历史。
  • 第二句: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喜悦。
  • 第三句:通过黄菊的香气不减,隐喻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情不减。
  • 第四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第五句:体现了诗人对当下太平盛世的满足和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黄菊后期香未减”中的“香未减”比喻诗人的创作热情不减。
  • 拟人:如“新诗捧得眼还开”中的“捧得眼还开”赋予新诗以生命力。
  • 对仗:如“每因佳节知身老,却忆前欢似梦回”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秋天的热爱、对诗歌创作的喜悦、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下太平盛世的满足和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菊:象征秋天和长寿,也代表诗人的创作热情。
  • 古平台:象征传统和历史,是诗会的地点。
  • 新诗:代表诗人的创作成果,给人以新鲜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菊”象征什么? A. 春天 B. 秋天 C. 夏天 D. 冬天
  2. 诗人为何在佳节时感到身老? A. 因为佳节让他想起过去的欢乐 B. 因为佳节让他感到孤独 C. 因为佳节让他感到忙碌 D. 因为佳节让他感到悲伤
  3. 诗中“新诗捧得眼还开”表达了什么? A. 新诗让人感到无聊 B. 新诗让人感到惊讶 C. 新诗让人感到开心 D. 新诗让人感到困惑

答案: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同样描绘了重阳节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徐铉的《十日和张少监》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两者都描绘了重阳节的景象,但徐铉的诗更多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喜悦和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而王维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铉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徐铉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节日文化》:详细介绍了重阳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助于理解诗中的节日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