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五柳柴桑宅,三杨白下亭。
往来无一事,长得见青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五柳树旁的一处宅子,和三棵杨树下的一座亭子。来来往往的没有任何事情,只有那青青的草木在长得茂盛。
注释
字词注释:
- 五柳:指五棵柳树,象征清幽环境。
- 柴桑:指用柴木搭建的房子,桑树是常见的树种,代表田园风光。
- 三杨:三棵杨树,杨树常见于水边,象征生机。
- 白下亭:指亭子,可能是指某个具体地点的名字。
- 往来无一事:意指日常生活中没有繁杂事务,表明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 长得见青青:形容草木生长茂盛,表达对自然的欣赏。
典故解析:
- 该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五柳”与“柴桑”常常与隐逸生活联系在一起,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新法”的倡导者,对中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王安石的诗词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反映出他对自然、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五柳》创作于王安石隐居期间,诗中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那个时期,王安石在政治上遭遇挫折,选择隐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与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五柳》是一首极具田园气息的诗作,诗中通过简单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初读此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五柳、三杨的生动形象,这些树木不仅是自然的代表,更是诗人内心宁静环境的写照。诗中的“往来无一事”,表现了作者淡泊名利的心态,反映了他对繁华世界的厌倦和对自然、安静生活的向往。
在这首诗中,王安石通过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面,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生活在这片自然之中,诗人感受到的是一种与世无争的宁静。他的笔触轻盈而自然,似乎在诉说着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令人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五柳柴桑宅:描绘了一个自然环境中的居所,突出与自然的和谐。
- 三杨白下亭: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优美,亭子是休憩的地方,透露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 往来无一事:强调生活的平静与无忧,体现了对繁忙生活的舍弃。
- 长得见青青:表现了自然生机的蓬勃,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构成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柳树、杨树、亭子等意象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田园生活,富有生机。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与选择,展现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五柳:象征清幽、自然的居住环境。
- 三杨:代表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 白下亭:象征诗人休憩、思索的空间。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也反映了他内心的追求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五柳”指的是几棵柳树?
- A. 三棵
- B. 五棵
- C. 七棵
-
诗中“往来无一事”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 A. 忙碌
- B. 闲适
- C. 忧虑
-
诗中提到的“长得见青青”是指什么?
- A. 草木繁盛
- B. 人来人往
- C. 亭子古老
答案:
- B. 五棵
- B. 闲适
- A. 草木繁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描绘了理想的田园生活。
- 王维《山居秋暝》:展现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五柳》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均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王安石的语言简练自然,强调了生活的宁静;而陶渊明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两者都体现了隐逸生活的理想,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安石诗词集》
- 《陶渊明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