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寄上桐江冯使君》
时间: 2025-01-11 01:47: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末寄上桐江冯使君
山东山色胜诸山,
谢守清高不可攀。
薄俗尽于言下泰,
苦心唯到醉中闲。
香凝锦帐抄书后,
月转棠阴送客还。
野客沾恩归未得,
萧萧霜叶满柴关。
白话文翻译
在山东,山色比其他地方的山更胜一筹,谢守的清高品质让人难以接近。世俗的风气在他的言辞中已然消逝,只有在醉酒中才能感受到他那颗悠闲的心。香气弥漫在华丽的帐篷中,抄写完书稿后,月光照在梧桐树的阴影下送客归去。山野的朋友受恩未归,凋零的霜叶满地,柴门外显得萧索。
注释
字词注释
- 谢守:指谢安,东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以清高自守著称。
- 薄俗:指表面的世俗风气。
- 香凝锦帐:形容华丽的帐篷内香气凝聚。
- 棠阴:指棠树的阴影。
- 野客:指山野中的朋友或访客。
- 萧萧霜叶:形容秋冬季节枯萎的树叶。
典故解析
- 谢守清高:谢安以清高自守而闻名,诗中提到他表现出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 香凝锦帐:隐喻文人的生活情趣与雅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风格著称,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秋末,诗人寄情于山水,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清高生活的向往。在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写宁静的自然景象,寻求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诗歌鉴赏
这首诗整体上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显萧瑟的秋末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东的山水之美,以及友人谢守的清高气质。开篇以“山东山色胜诸山”引入,强调了自然的优美,接着通过对谢守的人品的赞美,突显了诗人与之交往的珍贵。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一个典雅的场景,帐内香气浓郁,月光如水,表现出一种惬意的生活状态。然而,最后的“野客沾恩归未得”则是一种淡淡的忧伤,映射出内心对友人的挂念与思念。诗中对山水的描绘与人情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而深邃,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东山色胜诸山”:山东的山色优美,胜过所有的山。
- “谢守清高不可攀”:谢守的高洁人格让人难以接近。
- “薄俗尽于言下泰”:世俗的虚伪在他的话语中显得无足轻重。
- “苦心唯到醉中闲”:只有在醉酒中才能感受到他的悠闲心态。
- “香凝锦帐抄书后”:华丽的帐篷内香气四溢,抄写完书稿。
- “月转棠阴送客还”:月光转移,梧桐树下送客归去。
- “野客沾恩归未得”:山野中的朋友因受恩未能归去。
- “萧萧霜叶满柴关”:凋零的霜叶满地,显得萧索无比。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香凝锦帐”与“月转棠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清高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浮华的淡漠,表现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色: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 清高:象征人品的高洁与理想的追求。
- 香气:象征文化与生活的雅致。
- 霜叶:象征秋冬的萧索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谢守”指的是谁?
A. 谢安
B. 李白
C. 杜甫
D. 王维 -
诗中的“薄俗”指的是什么?
A. 乡村风气
B. 世俗虚伪
C. 文人雅趣
D. 自然风光 -
诗的最后一句“萧萧霜叶满柴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期待
D. 愤怒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 李白的《将进酒》: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豪情。
诗词对比
贯休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有相似之处,二者都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与人文情怀,但贯休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而王维则更多聚焦于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自省。两者各有特色,体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和主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