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晚泊石头驿有寄
作者:贯休 〔唐代〕
萧索漳江北,何人慰寂寥。
北风人独立,南国信空遥。
烧坞新云白,渔家众木凋。
所思不可见,行雁在青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傍晚在石头驿停留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念。诗的前两句描述了漳江北岸的萧索景象,诗人独自一人,在北风中感受到深深的寂寥;接着提到南国的思念似乎遥不可及。后两句描写了新烧的坞上白云飘浮,渔家的树木凋零,最终以“行雁在青霄”结束,表达了对所思之人的无奈与惆怅。
注释:
字词注释:
- 萧索:指景象冷落、荒凉。
- 漳江北:指漳江的北岸,暗示地理位置。
- 慰寂寥:安慰孤独与寂寞。
- 北风:象征着寒冷和孤独的感觉。
- 南国:指代南方的故乡。
- 信空遥:思念之情远隔千里,难以传达。
- 烧坞:指烧烤的坞,通常是指渔民的居所。
- 新云白:新飘的白云,象征着秋天的气息。
- 行雁:飞翔的雁,象征着思念的旅程。
- 青霄:青天,象征着高远的天空。
典故解析:
诗中虽然没有明确的典故,但“行雁”可以联想起古人对雁南飞的感慨,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常以山水、田园、秋冬等自然景象为题材。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兼具直抒胸臆与细腻描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天的晚间,诗人在石头驿停留,感受到秋夜的寂静与孤独,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们的离散。
诗歌鉴赏:
《秋晚泊石头驿有寄》是一首极具情感的诗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的开篇“萧索漳江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冷清的秋江图,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何人慰寂寥”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表现出他渴望陪伴的情感。接下来的两句“北风人独立,南国信空遥”则通过自然元素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北风的冷冽与南国的远方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思念的苦涩。
“烧坞新云白,渔家众木凋”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渔家木材的凋零与新云的飘浮形成对比,显示出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最后一句“所思不可见,行雁在青霄”以行雁为象,象征着远方的思念,暗示着情感的无法触及。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贯休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人情的敏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萧索漳江北:描绘出漳江北岸的荒凉,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
- 何人慰寂寥:自问无人可慰,表达了深深的孤独感。
- 北风人独立:北风呼啸,诗人独自伫立,突显孤独感。
- 南国信空遥:对南方的思念如同空中遥远的信,难以传递。
- 烧坞新云白:描绘了新烧的坞上,白云飘浮,意象清新。
- 渔家众木凋:渔家的树木枯萎,象征着生命的凋零。
- 所思不可见:思念的人无法见到,心中惆怅。
- 行雁在青霄:飞过的雁象征着思念的旅程,最终将情感升华到天空。
修辞手法:
- 比喻:行雁象征着思念,表现了人心的渴望与孤独。
- 拟人:北风像人一样让人感到孤独,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在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孤独与思念展开,表现了在秋天的萧瑟背景下,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漳江:象征故乡的水域,承载着诗人的思念。
- 北风:代表孤独与寒冷的情感。
- 新云:象征着新生与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
- 行雁:象征着思念与离别,寓意远方的牵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萧索漳江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激动 -
“北风人独立”中的“北风”象征着什么?
A. 温暖
B. 寒冷与孤独
C. 喜悦 -
“所思不可见,行雁在青霄”中,行雁的意象代表了什么?
A. 旅行
B. 思念与离别
C. 繁荣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思念之情。
- 李白《静夜思》:通过月亮表现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贯休《秋晚泊石头驿有寄》 与 杜甫《月夜忆舍弟》:前者着重描绘秋天的孤寂,后者则通过夜景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两者皆体现了对人情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贯休诗集》
以上是对《秋晚泊石头驿有寄》的详细解读和分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