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塞下曲
原文展示: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白话文翻译:
在秋水边饮马,水冷风刮得像刀一样。
平沙上太阳还未落下,隐隐约约看见临洮的方向。
往日长城作战,大家都说士气高昂。
如今黄尘满地,白骨混杂在蓬蒿之间。
注释:
字词注释:
- 饮马:指让马喝水。
- 秋水:指秋天的水,通常水冷而清澈。
- 平沙:平坦的沙地。
- 临洮:古地名,指现在甘肃省的一部分。
- 长城:指中国古代防御工事,象征着抵抗外敌的精神。
- 黄尘:指战乱中扬起的尘土,象征着战争的惨烈。
- 白骨:指战争中死去士兵的尸骨。
典故解析:
- 昔日长城战:提到长城的战斗,反映了古代边疆战争的艰苦与士兵的勇敢。
- 黄尘足今古:暗示历史的沉重和战争带来的苦难,表明战争的无情和久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年—756年),字子将,号少伯,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对边塞生活的深刻描绘而闻名。其作品中常见爱国情怀和对战争的思考。
创作背景: 《塞下曲》作于唐代安史之乱前后,正值国家动荡、边患不断,诗人借边塞生活的景象表达对战争的思考和对士兵的同情。
诗歌鉴赏:
《塞下曲》通过简单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秋水边的景象与边疆战士的心情。开篇“饮马渡秋水”勾勒出战士们在自然景观中短暂休息的情景,随即“水寒风似刀”传达了寒冷刺骨的天气以及战士们所经历的艰苦。这种由自然景象引入的寒冷感,与后面的战争记忆形成鲜明对比,使人感受到边疆生活的凄凉和无奈。
接下来的“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则透露出一种黯淡的未来,士兵们向往的临洮似乎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危险。后面“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则回忆起过去的壮烈和意气风发,然而“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最后的沉重一笔,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历史的悲哀,黄尘与白骨交织,令人唏嘘不已。
整首诗在将战争带来的痛苦与边塞生活的艰辛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对士兵命运的同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饮马渡秋水:描绘战士在秋水边饮马的情景,体现出他们的艰辛与劳累。
- 水寒风似刀:通过比喻,强调环境的恶劣,暗示战争的残酷。
- 平沙日未没:时间的流逝和即将入夜的暗示,给人一种不安的感觉。
- 黯黯见临洮:即将到来的黑暗,象征着未知的战争前景。
- 昔日长城战:回忆往日的战斗,彰显士兵的志气与豪情。
- 咸言意气高:士兵们曾经的高昂士气,如今已是往事。
- 黄尘足今古:战场上的黄尘,象征着漫长的战争历史。
- 白骨乱蓬蒿:战斗的代价,士兵们的死去,突显战争的凶残。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寒风似刀”,通过比喻生动地描绘了环境的恶劣。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战争的惨烈。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描绘和对战争的反思,表现了士兵的悲惨命运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诗人既表达了对壮志未酬的士兵的同情,也警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水:象征着凄凉与孤寂。
- 寒风:传达出战争冷酷无情的特质。
- 黄尘:象征着战争带来的破坏与历史的沉重。
- 白骨:代表着战争的牺牲与士兵的无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塞下曲》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王昌龄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临洮”是指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地名
- C. 战争
- D. 动物
-
“水寒风似刀”中的“刀”指的是什么?
- A. 刀具
- B. 风的刺骨感
- C. 战争的武器
- D. 兵器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王昌龄另一首著名边塞诗,展现了相似的主题与情感。
诗词对比:
- 王昌龄《塞下曲》与高适《别董大》:两首诗都描绘了士兵的生活和战争的艰辛,但《塞下曲》更侧重于描绘战斗的残酷,而《别董大》则更强调离别的愁苦。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边塞诗的丰富内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昌龄集》
- 《唐代边塞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