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灏气才中兔魄圆,
众躔韬彩独娟娟。
魏宫乌绕空枝上,
汉苑桐凋露井前。
金液万重涵渤海,
玉沙千里对江边。
遥知此夕多情思,
三级萧台枕碧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夜明月的美丽景象。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大地,正好映衬出圆润的兔子形象,众星在夜空中隐去,只有月亮显得尤为明亮。魏朝的宫殿在空中树枝上盘旋,汉朝的庭院里桐树在露水中渐渐凋零。金色的液体如同大海般浩瀚,玉色的沙滩绵延千里,面对着江水。我遥想今晚的月色,会引起多少情思,正如在萧台上枕着碧波。
注释:
- 灏气:广阔的气象,形容天空的明亮。
- 兔魄:指月亮的形象,传说中的月兔。
- 众躔:众多星辰的轨迹。
- 韬彩:隐藏的光彩。
- 魏宫:指魏朝的宫殿。
- 汉苑:指汉朝的园林。
- 金液:比喻月光如同金色的液体。
- 玉沙:比喻沙滩洁白如玉。
- 三级萧台:指古代的台榭或楼阁,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 碧涟:清澈的水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江西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因其在诗词、书法上的成就而被后人推崇。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中秋佳节,正值圆月之时,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以及对亲友的思念之情。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团圆与思念,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这一节日的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描绘了中秋夜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月亮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句“灏气才中兔魄圆”将明亮的月光与传说中的月兔结合,展现出一种梦幻般的美感;“众躔韬彩独娟娟”则强调了月亮的独特与明亮,暗示其他星辰的黯淡。后两联描绘了魏汉两代的历史遗迹,通过“金液万重”和“玉沙千里”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文的深厚。
最后一句“遥知此夕多情思”,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结合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表达了对亲人或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在形式上使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层次分明,韵律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灏气才中兔魄圆:描绘了中秋夜空的明亮与月亮的圆润,兔子象征着月亮,暗指月中有兔。
- 众躔韬彩独娟娟:众星隐去,唯有明月独自闪烁,表现出月亮的清丽。
- 魏宫乌绕空枝上:提到古代魏朝的宫殿,意象中有苍鹰盘旋,增加了历史深度。
- 汉苑桐凋露井前:汉朝园林中的桐树因露水而凋谢,暗示时间的流逝。
- 金液万重涵渤海:月光如金液般洒下,渤海象征着浩瀚的自然。
- 玉沙千里对江边:洁白的沙滩延绵千里,生动描绘出江边的美丽景色。
- 遥知此夕多情思:表达诗人对中秋夜的感悟与情感。
- 三级萧台枕碧涟:描绘悠闲的意境,表现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兔魄”“金液”“玉沙”将自然现象具象化,增强了诗意。
- 对仗:整首诗使用了对称的结构,加强了音乐感和韵律感。
- 意象:通过景物描写表达情感,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中秋的美景,表达了对团圆的渴望与对亲友的思念,反映了人们在节日时的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团圆与思念。
- 兔子:传统文化中的月中形象,增加了神秘感。
- 江水:流动的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沙滩:洁白的沙滩象征着宁静与纯洁。
这些意象在诗中共同营造出一个清新、宁静而富有情感的中秋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兔魄”指的是什么?
- A. 月亮
- B. 星星
- C. 太阳
- D. 云彩
-
“金液万重涵渤海”中的“金液”比喻什么?
- A. 沙滩
- B. 月光
- C. 海水
- D. 露水
-
诗中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思念?
- A. 自然
- B. 亲友
- C. 历史
- D. 未来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描写中秋夜的思乡情,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直接表达。
- 苏轼《水调歌头》:以更丰富的情感和更复杂的意象描绘了中秋的美景,展现了人文与自然的结合。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
- 《黄庭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