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赋十四弦》

时间: 2025-01-23 19:04:29

直柱倚冰弦。

曾见胡儿马上弹。

却笑琵琶风韵古,溅溅。

想像湘妃水一帘。

塞恨曲中传。

两摺琴丝费玉纤。

不似江南风月好,厌厌。

拍手齐看舞袖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直柱倚冰弦。曾见胡儿马上弹。
却笑琵琶风韵古,溅溅。
想像湘妃水一帘。塞恨曲中传。
两摺琴丝费玉纤。不似江南风月好,厌厌。
拍手齐看舞袖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中,笔者倚靠着冰冷的琴弦,曾经见过胡人骑马弹奏。
我忍不住笑了,琵琶的风韵虽然古老,却依旧荡漾如水。
我想象着湘妃的泪水如一帘水幕,曲中传递着无尽的怨恨。
琴弦的两端费尽了玉纤的心思,怎能比得上江南的风月之美呢,令人厌倦。
大家一起拍手欣赏舞者的舞袖边缘。

注释:

  • 直柱:指琴的支柱。
  • 冰弦:形容琴弦的清冷,可能寓意音乐的高雅。
  • 胡儿:指胡人,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常以音乐闻名。
  • 琵琶: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
  • 湘妃:传说中的湘妃,因哀怨而泪流不止,象征悲伤。
  • 塞恨:边塞的怨恨,表达对离愁的思念。
  • 玉纤:形容女子细腻的手指,弹奏乐器的技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观国,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音乐的热爱及对人生情感的细腻观察。其词风清新婉丽,常有古典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雅士崇尚古典艺术的时期。诗人受到当时音乐文化的影响,试图通过音乐意象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过往的追忆。

诗歌鉴赏:

《南乡子 赋十四弦》通过音乐意象贯穿全篇,展现了一种对古典文化的追求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直柱倚冰弦”即营造出一种清冷、雅致的氛围,紧接着提到“胡儿马上弹”,将视野从个人情感转向了对他人演奏的感受,表现出一种对异域文化的好奇和欣赏。诗中提及琵琶的“风韵古”,彰显出古乐的魅力,同时也带有一丝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想像湘妃水一帘”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湘妃泪水的意象与乐声交织,传递着无尽的悲怆。最后一句“拍手齐看舞袖边”则是一种欢乐的转折,虽有对古乐的惋惜,却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整首词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高观国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类情感的敏感捕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直柱倚冰弦:描绘了一个清冷的音乐场景,直柱象征着稳固,冰弦则暗示着音乐的纯净与清冷。
  2. 曾见胡儿马上弹:提到了胡人的音乐,显示出对外部文化的接纳与欣赏。
  3. 却笑琵琶风韵古,溅溅:琵琶的古老韵味让人感到亲切又略带忧伤,水流声“溅溅”生动形象。
  4. 想像湘妃水一帘:湘妃的泪水与乐声相结合,表达了深沉的情感。
  5. 塞恨曲中传:通过音乐传递边塞的怨恨,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
  6. 两摺琴丝费玉纤:细腻的琴丝与女子的手指相结合,体现了弹奏的艰辛。
  7. 不似江南风月好,厌厌:对比江南的美好,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
  8. 拍手齐看舞袖边:将情感从悲伤转向欣赏,体现了生活的多样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琴弦比作冰,映衬音乐的清冷。
  • 拟人:将音乐与情感结合,赋予其生命力。
  • 对仗:平衡的句式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古典音乐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呈现出一种悲伤与欢愉并存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冰弦:象征音乐的清冷与高雅。
  • 琵琶:代表传统文化与情感的寄托。
  • 湘妃:象征悲伤与哀怨。
  • 舞袖:生动的形象,代表着生活的美好与瞬间的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直柱倚冰弦”中的“冰弦”指的是: A. 音乐的清冷
    B. 琴的材质
    C. 诗人的情感
    正确答案:A

  2. “湘妃水一帘”中的湘妃象征着: A. 欢乐
    B. 悲伤
    C. 富贵
    正确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胡儿”指的是: A. 中原人
    B. 胡人
    C. 南方人
    正确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高观国的《南乡子 赋十四弦》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对音乐的热爱与人生情感的反思,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加细腻个人,强调女性的情感,而高观国则更侧重于古典音乐的氛围。

参考资料:

  • 《宋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高观国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