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和中斋九日)》

时间: 2025-04-27 23:01:47

骑台千骑。

有菊知何世。

想见登高无处,淮以北、是平地。

老来无复味。

老来无复泪。

多谢白衣迢递,吾病矣、不能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霜天晓角(和中斋九日)
骑台千骑。有菊知何世。
想见登高无处,淮以北是平地。
老来无复味。老来无复泪。
多谢白衣迢递,吾病矣不能醉。

白话文翻译:

在霜天的早晨,骑着千骑的马,心中感叹这菊花又是哪个朝代的象征。
我想去登高望远,却发现无处可去,淮河以北都是平坦的土地。
老了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滋味,老了也没有了眼泪。
多亏那身穿白衣的朋友远道而来,可是我病重得无法饮酒。

注释:

  • 骑台千骑:骑马的人数千,形容浩大场面。
  • :指菊花,象征高洁和长寿,常与重阳节联系。
  • 登高:古人重阳节登高望远,寓意祈福。
  • 淮以北是平地:描绘了诗人所在的环境,平坦的土地让人感到无趣。
  • 无复味:没有往日的乐趣和滋味,感叹老去。
  • 白衣迢递:形容朋友的远道而来,白衣常代表清白和高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辰翁,宋代诗人,以其豪放洒脱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著称。他的诗常蕴含哲理,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重阳节,诗人年事已高,感受到生命的流逝与孤独,故而感慨万千。他在诗中不仅描写了登高的传统,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霜天晓角》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索的诗作,诗人在重阳节之际,面对菊花的盛开而感慨万千。菊花自古以来就是象征长寿的花卉,诗人通过“有菊知何世”的疑问,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接着,诗人想要登高,却发现淮河以北的平坦土地让他失去了往日的雄心壮志,象征着他心中的失落与无奈。

“老来无复味,老来无复泪”两句尤为触动人心,诗人感叹年老之后,生活的滋味和感情的流露都不再如往昔般丰富,仿佛人生的色彩渐渐褪去,留下的只有孤独与沉寂。最后一句“多谢白衣迢递,吾病矣不能醉”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白衣朋友的到来虽然让人感到温暖,但因病重而无法共饮的无奈,深刻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自身处境的无力感。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骑台千骑:描绘一幅壮观的场景,暗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节日氛围。
  2. 有菊知何世:借菊花反思时光的变迁,表达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感叹。
  3. 想见登高无处:表达诗人想要追寻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感到迷茫。
  4. 淮以北是平地:具体地点的描写,象征着诗人的生活环境单调乏味。
  5. 老来无复味:对老年生活的无奈与失落,感叹失去了年轻时的激情。
  6. 老来无复泪:情感的枯竭,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凉。
  7. 多谢白衣迢递:对白衣朋友的感谢,虽有相聚的温暖,但因病重而无法共享欢愉。

修辞手法:

  • 比喻:菊花作为长寿的象征,暗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对仗:如“无复味”“无复泪”,形成对称,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 夸张:骑台千骑,虽不一定真实,但渲染出节日氛围的热烈。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生命的无常与岁月的流逝,通过重阳节的登高习俗,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长寿与高洁,承载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 骑台:象征节日的热闹与欢愉,反映出生活的多姿多彩。
  • 白衣:代表友谊的纯洁与高尚,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关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骑台千骑”中“骑台”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场景
    B. 一种动物
    C. 一种植物

  2. “老来无复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满足
    B. 对人生的失落
    C. 对未来的期待

  3. 诗中提到的菊花象征什么? A. 美丽
    B. 长寿
    C. 忘忧

答案: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同样涉及重阳登高的主题,感叹人生。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刘辰翁《霜天晓角》与杜甫《登高》:两者均在重阳节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刘辰翁更注重内心的孤独;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对家国的忧虑与思念。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
  3. 《刘辰翁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