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宝镜凌曙开,含虚净如水。
独悬秦台上,万象清光里。
岂虑高鉴偏,但防流尘委。
不知娉婷色,回照今何似。
白话文翻译:
这面宝镜在晨曦中开启,如同清水般透明纯净。
它独自悬挂在秦台之上,映照出万物的清晰光影。
岂会担心镜子会偏斜,只要小心防止尘埃落入。
我不知道如今的美丽容颜,和昔日的景象相比又是如何呢?
注释:
- 宝镜:指珍贵的镜子,象征美貌或内心的纯净。
- 凌曙:在晨曦中,晨光初现。
- 秦台:古代的一个著名台阶,常用来象征高雅或美丽的事物。
- 万象:形容各种事物,表示广泛或丰富的景象。
- 高鉴:高处的镜子,指的是一种清晰的观察。
- 流尘:流动的尘埃,象征不洁或世俗的干扰。
- 娉婷:形容女子的美好姿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长卿,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情感细腻,语言清新。他的诗歌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繁荣、文化昌盛之时。诗人通过描写一面镜子,反映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对过往的回忆。
诗歌鉴赏:
《春镜》通过对宝镜的细致描摹,传达了对美丽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联“宝镜凌曙开”以清晨的光线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初生的美好;“含虚净如水”则进一步强调镜子的纯净与清澈,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清明。接着,诗人转向“独悬秦台上”,这不仅是对美的向往,也暗示着孤独的状态。中间部分的“岂虑高鉴偏”展示出一种洒脱的态度,似乎在说,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高洁是最重要的。最后一句“不知娉婷色,回照今何似”则引发了深思,诗人不禁对昔日的美丽与现在的变化进行反思,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在描写镜子的同时,实际上是在探讨自我认知与外界评价之间的矛盾,反映了诗人对自身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宝镜凌曙开:描绘晨光照耀下的镜子,象征新的开始。
- 含虚净如水:镜子的清澈透明,象征心灵的纯净。
- 独悬秦台上:镜子高悬,暗示孤独和高雅。
- 万象清光里:镜子映照出万物,表现出一种包容。
- 岂虑高鉴偏:不在乎外界的评价,强调内心的坚定。
- 但防流尘委:小心尘埃的侵扰,隐喻对世俗的警惕。
- 不知娉婷色:对美丽的回忆,暗示时间的流逝。
- 回照今何似:对比过去与现在,感叹变化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镜子比作内心的纯净。
- 对仗:如“岂虑高鉴偏”和“但防流尘委”,形成和谐的音律。
- 拟人:镜子似乎有了情感,反映了人的心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集中在对美的追求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和世界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美的向往,也有对时光无情的叹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宝镜:象征美丽、真理,反映内心世界。
- 晨曦:新生、希望的象征。
- 秦台:高雅、孤独的象征,暗示对美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宝镜”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美丽与真理
C. 时间的流逝 -
“岂虑高鉴偏”中“高鉴”指的是什么? A. 高山
B. 高处的镜子
C. 高尚的品德 -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失落
B. 愉悦
C. 思考与感慨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春镜》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有对美的追求与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显忧伤,而刘长卿的诗则带有一丝洒脱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参考书目:《唐诗三百首》《唐诗鉴赏辞典》《古诗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