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西州晚泊古桥村住人》
时间: 2025-01-10 18:52: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桂阳西州晚泊古桥村住人
作者: 刘长卿 〔唐代〕
洛阳别离久,江上心可得。
惆怅增暮情,潇湘复秋色。
故山隔何处,落日羡归翼。
沧海空自流,白鸥不相识。
悲蛩满荆渚,辍棹徒沾臆。
行客念寒衣,主人愁夜织。
帝乡片云去,遥寄千里忆。
南路随天长,征帆杳无极。
白话文翻译:
离开洛阳已经很久,心中对江水的思念却难以得到满足。
惆怅的情绪在傍晚时分愈发加重,潇湘的秋色更显得凄凉。
故乡的山隔得多远呢?夕阳西下让我羡慕那些归乡的人。
茫茫大海无尽地流淌,白鸥与我毫不相识。
悲伤的蟋蟀在荆渚上满是悲鸣,停下划船的桨只感到心中惆怅。
行客在思念着寒衣,主人却为夜晚的织布而愁眉不展。
帝乡的云彩已经远去,遥远的思念寄托在千里之外。
南方的路途随着天地延绵,征帆在远方显得无边无际。
注释:
- 洛阳:唐代的都城,象征着繁华与故乡。
- 潇湘:指湘江,古时多用以代表南方的水乡。
- 故山:指的是诗人的家乡,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
- 白鸥:象征自由和孤独。
- 悲蛩:指蟋蟀,其悲鸣声增添了诗中的惆怅气氛。
- 寒衣:指冬季的衣物,流露出对家人关怀的情感。
- 帝乡:指的是皇帝的故乡,暗含对朝廷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长卿,字君彦,唐代诗人,生于洛阳,擅长五言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晚泊古桥村时,其时正值秋季,诗人因离开故乡时间已久,对故乡的思念愈加浓烈。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产生了惆怅与孤独的情感。
诗歌鉴赏:
《桂阳西州晚泊古桥村住人》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刘长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首句“洛阳别离久”直接点出离家的时间之久,随之而来的“江上心可得”则体现了在外漂泊的孤独感。诗中的“潇湘复秋色”不仅描绘了外部环境的变化,也映射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在“故山隔何处,落日羡归翼”中,诗人通过落日的意象,表现了对归家的向往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交织,展现了一个行旅者在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人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沧海空自流”中的拟人化,使得海水的无尽流动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让人感受到那份无奈与寂寞。诗中的“行客念寒衣,主人愁夜织”生动地反映了游子对家庭的牵挂与主人对生活的忧虑,形成了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整体而言,此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唐代诗人的艺术风格及其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洛阳别离久:离开繁华的洛阳已经很久。
- 江上心可得:心中对江水的思念却难以得到满足。
- 惆怅增暮情:傍晚时分,愈发感到惆怅。
- 潇湘复秋色:潇湘的秋色更加显得凄凉。
- 故山隔何处:故乡的山隔得多远呢?
- 落日羡归翼:夕阳西下让我羡慕那些归乡的人。
- 沧海空自流:茫茫大海无尽地流淌。
- 白鸥不相识:白鸥与我毫不相识,感到孤独。
- 悲蛩满荆渚:悲伤的蟋蟀在荆渚上满是悲鸣。
- 辍棹徒沾臆:停下划船的桨,只感到心中惆怅。
- 行客念寒衣:行客在思念着寒衣。
- 主人愁夜织:主人却为夜晚的织布而愁眉不展。
- 帝乡片云去:帝乡的云彩已经远去。
- 遥寄千里忆:遥远的思念寄托在千里之外。
- 南路随天长:南方的路途随着天地延绵。
- 征帆杳无极:远方的征帆显得无边无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沧海空自流”,将海水的流动与诗人的心境相联。
- 拟人:如“白鸥不相识”,赋予白鸥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如“行客念寒衣,主人愁夜织”,形成鲜明对比,增强情感的表现。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游子的孤独与惆怅,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洛阳:象征繁华与故乡的思念。
- 潇湘:代表南方水乡的愁苦与秋意。
- 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归家的希望。
- 白鸥:象征孤独与自由的追求。
- 寒衣:表现对家人的思念与关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潇湘”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方
B. 南方
C. 西方
D. 东方 -
诗中哪一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A. 江上心可得
B. 故山隔何处
C. 征帆杳无极
D. 白鸥不相识 -
诗中的“悲蛩”指的是什么?
A. 鸟
B. 蟋蟀
C. 鱼
D. 虫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达对故国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国家的衰败与个人的忧国之情。
- 《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表现离别的情感,更多地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刘长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