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赵与槟》

时间: 2025-02-04 17:27:28

今年至日有喜色,四方士友来请益。

德场宗英质大学,上饶诸贤问太极。

草庐一纸隃寄音,径坂七言大书帛。

衰予甘遁西河上,点检身心有方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示赵与槟
作者: 赵汝腾 〔宋代〕

今年至日有喜色,
四方士友来请益。
德场宗英质大学,
上饶诸贤问太极。
草庐一纸隃寄音,
径坂七言大书帛。
衰予甘遁西河上,
点检身心有方册。

白话文翻译:

今年的至日(指特定的日子)充满了喜悦,
四方的朋友纷纷来向我请教。
德场(指德行之地)宗英(指英才)汇聚,
在上饶的许多贤人询问太极的道理。
我在草庐中写下一纸信件,
在小路上用七言诗的大字书写在帛上。
我愿意退隐在西河之上,
仔细检查自己的身心,记录心中所思。

注释:

  • 至日:指特定的节日或纪念日,通常是喜庆的日子。
  • 士友:指学者和朋友。
  • 德场:意指道德和学问的聚集地。
  • 太极:道教哲学中的基本概念,指宇宙的本源和变化。
  • 草庐:指简陋的居处,象征隐逸生活。
  • :古代信件的意思。
  • 七言:诗体的一种,指每句七个字。
  • 衰予:指我年纪已大,表示自谦。

典故解析:

此诗提及的“太极”是道教哲学的重要概念,强调宇宙的和谐与阴阳的变化。同时,诗中的“草庐”可以联想到陶渊明的隐逸生活,反映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我修养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汝腾,宋代诗人,以其深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而闻名。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哲学的思考,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一个特定的节日,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们在一起的喜悦,以及对道理的探讨。诗人在心境上追求宁静与自我反思,体现出宋代文人的风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赵汝腾对朋友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学问的追求。开篇以“今年至日有喜色”引入,表达了对节日的欢庆,接着通过“士友来请益”展现了作者的学识与人际关系的广泛。诗中提到的“德场宗英”强调了道德与才华的结合,体现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在表达隐逸生活的愿望时,诗人使用“衰予甘遁西河上”,表现出一种自谦与宁静的态度,强调了对内心世界的重视。最后的“点检身心有方册”则传达了对自我修养的追求,通过对身心的检查,诗人展现出一种哲学的深思。

整首诗在清新明快的语言中,渗透着浓厚的哲理思考与人文关怀,展示了宋代文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思考与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今年至日有喜色:表达节日的喜庆气氛。
    2. 四方士友来请益:朋友们前来向我请教,体现出作者的学识受到重视。
    3. 德场宗英质大学:强调道德与才智的结合。
    4. 上饶诸贤问太极:众多贤士询问哲理,展现求知的氛围。
    5. 草庐一纸隃寄音:在草庐中写信,表达了隐居生活的宁静。
    6. 径坂七言大书帛:用七言诗书写,展现诗歌的艺术形式。
    7. 衰予甘遁西河上:愿意隐退,表现自谦。
    8. 点检身心有方册:反思自我,强调修身的重要性。
  • 修辞手法:全诗使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增添了韵律感和节奏感。

  • 主题思想: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道德修养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人通过对节日的欢庆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喜色:象征着节日的欢乐与希望。
  • 士友:体现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学术的追求。
  • 德场宗英:代表着理想人格的追求。
  • 草庐:隐逸生活的象征,反映作者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太极”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动物
    • B) 道教哲学的基本概念
    • C) 一种音乐形式
  2. “衰予甘遁西河上”中的“甘遁”意为:

    • A) 愿意隐退
    • B) 不愿意离开
    • C) 追求权利
  3. “草庐”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繁华的城市
    • B) 隐逸生活
    • C) 学习的地方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赵汝腾的隐逸情怀与陶渊明的归隐思想有许多相似之处,均表现出对自然和自我修养的追求。但赵汝腾更加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学术交流,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个人的内心世界。两者都反映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