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楼空(诉衷情三首)》
时间: 2025-04-27 23:46: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画楼空(诉衷情三首)
吴门春水雪初融。
触处小桡通。
满城弄黄杨柳,
著意恼春风。
弦管闹,绮罗丛。
月明中。
不堪回首,双板桥东,
罨画楼空。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吴门,春水刚刚融化,
小船在四处游荡。
满城的杨柳随风摇曳,
特意惹恼了春风。
乐器声嘈杂,华丽的罗裙在舞动。
在明亮的月光下。
无法忍受回首,双板桥的东边,
画楼已是空无一物。
注释:
- 吴门:指的是今江苏省无锡市一带,因其美丽的水乡风光而著称。
- 春水:春季的河水,象征着春回大地。
- 触处小桡:小船在水中轻轻划动,描绘出春景的生动。
- 黄杨柳:杨柳树的嫩绿枝条,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
- 罨画楼:指的是一种装饰华丽的楼阁,画楼的空无代表了美好事物的消逝。
典故解析:
“罨画楼”出自于古代园林建筑的名称,代表着一种精致的美学境界。这里的“空”不仅是指楼阁的空无,更象征着一种失落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字方回,号秋水,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擅长小令,其作品以清丽婉约著称。贺铸的词作多反映个人情感及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音乐性。
创作背景:
《画楼空》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词作,写作背景可能与词人个人经历或当时社会动荡有关,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失落。
诗歌鉴赏:
整首词以春水融化的吴门为背景,描绘了春日的繁华景象。开头两句用“春水”和“小桡”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仿佛置身于春日的游玩中。然而,随着词句的发展,春风的恼怒和乐器的嘈杂逐渐取代了初始的宁静,给人一种不安与惆怅的感觉。
最后一句“不堪回首,双板桥东,罨画楼空”,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和失落。整首词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物与人内心情感的交融,显示出词人的艺术造诣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吴门春水雪初融:描绘春天的吴门,水面刚刚融化,象征着新生。
- 触处小桡通:小船在水中游弋,生动展现出春日的活力。
- 满城弄黄杨柳:城市里,杨柳随风摇曳,春意盎然。
- 著意恼春风:春风被柳条惹怒,暗示着春天的变化与不定。
- 弦管闹,绮罗丛:音乐声和华丽的服装交织,喧闹的场景。
- 月明中:在明亮的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
- 不堪回首:不愿意回首过去的美好时光,透露出一种遗憾。
- 双板桥东,罨画楼空:过去的美好如同空楼,无人问津,增添了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水融化比喻为新生。
- 拟人:春风被形容成有情感的存在,表现出自然的生动。
- 对仗:如“弦管闹,绮罗丛”,形成音韵的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深沉而细腻,折射出人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水:象征生命与希望。
- 杨柳:代表青春与活力。
- 月光:象征思念与孤独。
- 罨画楼:象征过去的美好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吴门春水雪初融”中“吴门”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江苏省无锡市
- B. 浙江省杭州市
- C. 安徽省合肥市
-
词中“罨画楼空”所表达的情感是:
- A. 喜悦
- B. 失落
- C. 愤怒
-
“弦管闹,绮罗丛”中提到的“绮罗”指的是:
- A. 一种乐器
- B. 精美的衣服
- C. 一种花卉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
诗词对比:
比较贺铸的《画楼空》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贺铸更倾向于自然景物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关注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