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子》

时间: 2025-01-26 03:36:33

碧影深潭露浥风,半阴天气小亭东。

未啭黄莺先试柳,杜鹃红。

起靠雕栏兰烛烬,芭蕉雨打五更钟。

燕子明朝还宛在,梦休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花子
作者: 卢青山

碧影深潭露浥风,半阴天气小亭东。
未啭黄莺先试柳,杜鹃红。
起靠雕栏兰烛烬,芭蕉雨打五更钟。
燕子明朝还宛在,梦休从。


白话文翻译:

在碧绿的水影映衬下,深潭的露水被微风轻拂,半阴的天气中,小亭子就坐落于东边。
黄莺尚未鸣叫,先在柳树上试探一番,杜鹃花正红。
我倚靠在雕花栏杆上,兰花的烛火已经熄灭,夜雨打在芭蕉上,敲响了五更的钟声。
燕子明天还会在这里飞翔,梦却不必追随。


注释:

  1. 碧影:指蓝色的水面或水影。
  2. 深潭:深邃的水潭。
  3. 浥(yì):沾湿,润湿。
  4. 未啭:指尚未鸣叫。
  5. 兰烛:指兰花的烛火,象征静谧与幽雅。
  6. 芭蕉:一种植物,常生于湿润的环境。
  7. 五更钟:古代计时的方式,五更是夜深时分。

典故解析:

  • 杜鹃红:杜鹃花在古诗中常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复苏。
  • 燕子:燕子是一种春天回归的象征,常用来表达对春天的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青山,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风格而受到赞誉。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反映出一种对生活深刻的感悟。

创作背景
《山花子》创作于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美好与生命力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山花子》以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描写呈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开篇即以“碧影深潭”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宁静而清新的自然环境,描绘出水面与春风交融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和谐静谧的氛围。诗中提到的黄莺与杜鹃,则通过生动的意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体现了诗人对春日生物的细致观察。

接着,诗人通过“雕栏兰烛烬”的意象,展现出一种静谧的夜景,抒发了对生活瞬息万变的感慨。在“芭蕉雨打五更钟”中,雨声和钟声交织,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诗意,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

最后一句“燕子明朝还宛在,梦休从”,诗人以燕子归来象征着希望与延续,传递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梦境的思考,令人心生向往。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碧影深潭露浥风:描绘了水面的碧蓝映衬着深邃的潭水,露水在微风中轻轻荡漾。
  2. 半阴天气小亭东:描述小亭子在半阴的天气中静静屹立,营造出一种幽静的环境。
  3. 未啭黄莺先试柳,杜鹃红:黄莺尚未鸣叫,但在柳树上轻试,杜鹃花则正绽放出红色,展现出春天的生机。
  4. 起靠雕栏兰烛烬:诗人倚靠在精美的栏杆上,兰花的烛火已经熄灭,暗示着夜色的降临。
  5. 芭蕉雨打五更钟:夜雨拍打着芭蕉,钟声响起,形成一种静谧而又富有节奏感的场景。
  6. 燕子明朝还宛在,梦休从:燕子明天还会飞回这里,诗人则提醒自己不要追逐梦境,暗示着对现实的接受。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碧影”比喻水面的清澈。
  • 拟人:如“未啭黄莺先试柳”,赋予鸟儿以人性。
  • 对仗:整首诗在形式上有明显的对仗工整之美,使得诗句更加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感悟,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与接受,展现了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碧影:象征着自然的清新与纯净。
  2. 杜鹃红:代表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3. 兰烛:象征着优雅与宁静。
  4. 燕子:象征着希望与归属。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杜鹃”象征着什么?
    A. 夏天的炎热
    B. 春天的生机
    C. 秋天的萧瑟
    D. 冬天的寒冷

  2. 填空题:诗中“未啭黄莺先试柳”中,黄莺正在( ),杜鹃则正在( )。

  3. 判断题:诗人通过“芭蕉雨打五更钟”表达了对夜晚的喜爱。 (对/错)

答案

  1. B
  2. 试探;绽放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唐婉的《钗头凤·世情薄》

诗词对比

《静夜思》《山花子》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观,但《静夜思》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和思乡之情,而《山花子》则通过春天的景色传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自然的赞美。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现代诗歌导读》
  • 《唐诗三百首》

以上资料可帮助深入理解古诗词及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