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景仁迁居计昌为诗寄之》
时间: 2025-01-11 06:34: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衢名利场,尘泥继朝昏。
况兹辞荣久,厌苦车马喧。
慨然忽高举,翩若黄秸翻。
朝卖西城宅,暮理南行辕。
回首岂无怀,眷眷望国门。
想象解装初,完美未可论。
纵横置老屋,缺肃周短垣。
臧获念去故,炊爨假罂盆。
幼椎喜就新,阶庭走诸孙。
幸有克家子,生事不日温。
计昌昔名都,於今亦雄藩。
先贤虽已远,风迹凛犹存。
况复多巨公,分义素所敦。
丞相辞黄阁,学士乘朱轓。
青云同禁省,白首会山樊。
潩水湛寒光,尽眼清心魂。
华堂临曲渚,画舫承芳樽。
高谈金石谐,逸笔风雨奔。
得朋诚多欢,孤陋未可谖。
时当惠好音,独乐慰荒园。
白话文翻译:
在名利场中人来人往,尘埃与泥土交织,白天黑夜不断轮回。如今我已辞去荣华富贵,厌倦了车马喧嚣的生活。感慨之中,我忽然高兴起来,像黄秸般翩翩起舞。早上我卖掉了西城的房子,晚上则整理南行的车辕。回首往昔,难道没有眷恋之情吗?我满怀思念地望向国门。想当初解开束缚之时,完美的生活尚未可论。纵使我把老屋安置在此,四周却缺乏整齐的围墙。心中念念不忘故乡,厨房里却是临时的罐盆。小孙子们在新家欢快地奔跑,庭院里充满了他们的笑声。幸好有克家之子,日子过得温暖而幸福。计昌曾是名城,如今也依然是雄藩。虽说先贤已远去,但他们的风范依旧存在。更有许多伟人,分义厚情,素来交好。丞相辞去黄阁,学士乘着朱轓。青云之中共赴禁省,白发之时再会山樊。潩水河畔寒光闪烁,尽在眼前清心神魂。华堂临近曲渚,画舫上承载着芬芳的酒樽。畅谈金石之事,挥笔如风雨奔涌。得到了朋友,真是欢欣无比,孤陋的境地也未必可以遗忘。此时正值音信相通,独自一人在荒园中感到安慰。
注释:
- 天衢:即天街,指天子所居之处或名利场。
- 名利场:形容追求名利的社会环境。
- 车马喧:指喧闹的车马声,象征繁忙的生活。
- 翩若黄秸翻:形容轻快的舞动,像秋天的黄秸一样。
- 计昌:指计昌这个地方,曾为名都。
- 潩水:潩水河,代表自然景观与人居环境的结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诗人。他以《资治通鉴》闻名,是一位杰出的史学家。司马光在政治上主张保守,反对王安石的变法。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司马光辞去官职后,表达了他对名利的厌倦和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新生活的期待。诗中反映了他在政治风云中的经历与感慨,体现了士人的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故乡的眷恋。开头部分描绘了喧嚣的名利场,诗人通过对繁忙生活的厌倦,表达了对权力与物质的冷漠。接着,诗人以“朝卖西城宅,暮理南行辕”的对比,展现了自己从繁华到宁静的生活变迁。
在中段,诗人通过对旧居的回忆和对新生活的憧憬,传达了对家庭的温暖和对孩子们的期待。尤其是“幼椎喜就新,阶庭走诸孙”一句,生动描绘了家庭的幸福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珍视。
最后,诗人提及先贤与巨公,表现出对历史的敬仰与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强调了友情的重要。结尾部分,诗人以“得朋诚多欢,孤陋未可谖”总结,表达了即使身处荒园,友谊与温暖的记忆仍使他感到慰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衢名利场:开篇即点明主题,描绘了名利场的繁华与喧嚣。
- 尘泥继朝昏:象征着生活的浮华与短暂。
- 况兹辞荣久:暗示诗人已对名利心灰意冷。
- 慨然忽高举:内心的喜悦与对新生活的向往。
- 回首岂无怀:对故乡的思念与不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名利场,形象生动。
- 对仗:如“朝卖西城宅,暮理南行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如“潩水湛寒光”,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名利的反思、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家庭的珍视,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满足。诗人寻求一种超越世俗的生活理念,强调了人际关系与内心的充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名利场:象征世俗的追求与繁华。
- 故乡:代表归属感与温暖。
- 孩子:象征未来与希望。
- 青云:象征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天衢名利场”指的是什么?
A. 天上的星星
B. 繁华的社会生活
C. 田园风光 -
“幼椎喜就新”中“幼椎”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诗人的孙子
C. 诗人的朋友 -
诗中提到的“潩水”是指什么?
A. 一条河流
B. 一座城市
C. 一种植物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春望》-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 李白:同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但侧重于孤独的情感。
- 《登高》- 杜甫:反映了时局的动荡与个人的忧愁,情感基调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选》
- 《宋代诗人研究》
-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