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怒蝈喧幽耳,饥蚊搅熟眠。愿为修月户,住在广寒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池塘边的情景。耳边传来怒吼的蝈蝈声,饥饿的蚊子在搅扰着我安稳的睡眠。我多么希望能成为那修建月亮门户的人,住在广寒宫的边缘。
注释:
- 怒蝈:指的是蟋蟀,因其叫声急促而喧闹。
- 幽耳:幽静的耳朵,形容夜深人静时的安静。
- 饥蚊:饥饿的蚊子,形容蚊子在夜晚肆虐。
- 修月户:指修建月亮的门户,寓意希望能够接近月亮。
- 广寒:广寒宫,传说中月宫的名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他在诗词创作上以清丽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常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晚年之时,表达了他在宁静的夜晚对自然的感受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夜晚虫鸣和蚊扰的描写,折射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个人理想难以实现的心情。
诗歌鉴赏:
《池上对月五首》中的这首诗,虽短小,却蕴含了丰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诗人在静谧的夜晚,面对烦扰的虫鸣与蚊叮,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开头的“怒蝈喧幽耳”描绘了夜晚的宁静被打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接着“饥蚊搅熟眠”,则将这种打扰推向更深的层次,暗示着生活中的种种烦恼和不安。
最后两句“愿为修月户,住在广寒边”,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渴望。诗人希望自己能够超脱世俗,成为接近月亮的存在,寓意着对美好、安宁生活的追求。这种理想化的愿望,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现实生活的无奈感受。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幽远,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怒蝈喧幽耳:以“怒”形容蟋蟀的叫声,突显夜晚的喧闹与内心的宁静期望之间的矛盾。
- 饥蚊搅熟眠:表现蚊子对安眠的打扰,暗示生活中的种种压力与烦恼。
- 愿为修月户: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脱尘世、接近理想的愿望。
- 住在广寒边:向往月宫的宁静与美好,体现了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怒蝈”,将蟋蟀的叫声拟人化,赋予情感。
- 对仗:诗中上下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修建月门与理想生活相联系,暗示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表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怒蝈:象征生活中的烦恼与不安。
- 饥蚊:暗示生活中的困扰与压力。
- 月户、广寒:代表理想与美好,象征着诗人向往的宁静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怒蝈喧幽耳”中的“怒”是形容什么的? A. 蚊子
B. 蟋蟀
C. 月亮
答案:B -
诗中“愿为修月户”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A. 逃避现实
B. 追求理想
C. 寻找朋友
答案:B -
“住在广寒边”中的“广寒”指的是哪里? A. 地球
B. 月宫
C. 天堂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刘克庄的这首诗更注重表现个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了思乡之情。两者都通过月亮这一意象传达了深刻的情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