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几道郎中同年挽词二首》

时间: 2025-01-25 22:45:47

早岁相从能几时,淮阳花发正游嬉。

鸣弓矍相人如堵,席地沧浪柳作帷。

十载旧游真是梦,一时佳客尚存谁。

遥闻葬日车千两,清酒绵中寄一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几道郎中同年挽词二首

早岁相从能几时,
淮阳花发正游嬉。
鸣弓矍相人如堵,
席地沧浪柳作帷。
十载旧游真是梦,一时佳客尚存谁。
遥闻葬日车千两,清酒绵中寄一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早年友谊的追忆和对朋友去世的哀悼。诗人回想起年轻时与友人相伴的快乐时光,淮阳的花正盛开,我们曾在此游玩嬉戏。如今,昔日的朋友已经不在,留下的只有孤独的回忆。十年的旧游仿佛是一场梦,如今再也找不到当年的佳客。听闻你已去世,葬礼上车马成群,我只能在清酒中寄托心中的悲痛。

注释:

  • 淮阳:古地名,今属河南省,因水乡景致而闻名。
  • 鸣弓矍:鸣弓声响,形容射箭的场景,矍是指警觉、清醒。
  • 沧浪:即沧浪水,水流浩瀚,具有深厚的文化寓意。
  • 千两:形容葬礼的奢华,车马众多,表示对逝者的尊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号晦庵,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洵的儿子,苏轼的弟弟。其文风清新,擅长诗词和散文,曾任多种官职。

创作背景: 这首挽词写于苏辙的朋友黄几道去世时,充满了对友人的怀念与惋惜。诗人通过对往昔游玩的回忆,表达了对友人离世的悲痛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昔日游玩的回忆,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开篇就以“早岁相从”引出主题,随后以“淮阳花发正游嬉”描绘出那种年轻时的快乐场景。诗人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与友人相伴,生活的乐趣仿佛永恒。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美好的回忆渐渐变成了遥不可及的梦。在“十载旧游真是梦”一句中,诗人感慨万千,仿佛物是人非,心中的失落愈发浓烈。

“遥闻葬日车千两”一句则转入对友人去世的感慨,葬礼的盛大与友人的离去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生命的无常与脆弱。最后以“清酒绵中寄一悲”收尾,表达了诗人用酒来寄托心中悲痛的无奈与惆怅。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对友人的怀念,更深刻地反映了人生的短暂和友情的珍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早岁相从能几时”:回忆起早年的相伴时光,感叹这种时光是多么短暂。
  2. “淮阳花发正游嬉”:描绘春天的花开,映衬出游玩的愉悦气氛。
  3. “鸣弓矍相人如堵”:回忆起过去的射箭场景,显示当时的热闹与欢快。
  4. “席地沧浪柳作帷”: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恬淡的氛围。
  5. “十载旧游真是梦”:感慨十年的友谊与游玩,如梦幻般不真实。
  6. “一时佳客尚存谁”:如今已无昔日好友,感叹孤独。
  7. “遥闻葬日车千两”:得知友人去世,葬礼的奢华与哀痛并存。
  8. “清酒绵中寄一悲”:以酒寄托内心的悲伤,表现孤独与哀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旧游比作梦,展示时光的虚幻。
  • 对仗:诗中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意象:自然景色与人生无常的结合,形成强烈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去世的追忆与感慨,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友情的珍贵,唤起读者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失去的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青春与美好时光。
  • :象征柔情与离别。
  • :寄托思念与悲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淮阳”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江苏
    • B. 河南
    • C. 安徽
  2. 诗中的“鸣弓矍”是指什么场景?

    • A. 赛马
    • B. 射箭
    • C. 游玩
  3. 诗人用什么寄托自己的悲伤?

    • A. 画
    • B. 酒
    • C. 诗

答案

  1. B. 河南
  2. B. 射箭
  3. B. 酒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苏轼的《赤壁赋》同样表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但以更加豪放的方式表达对历史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诗词鉴赏与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