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 其三
有教圣愚无类,非人父子勿传。
此乃靖欲反矣,是亦羿有罪焉。
白话文翻译:
有教养的人和愚昧的人没有区别,非人父子之间的道理不可传播。
这就是想要恢复旧制的意图,这也是羿受到惩罚的原因。
注释:
- 有教:有教养,受过教育。
- 圣愚:圣人和愚人,指智慧和无知的人。
- 无类:没有区别。
- 非人父子:指非血缘关系的人。
- 勿传:不可传播。
- 靖:恢复、安定的意思,指恢复旧制。
- 羿:指后羿,古代神话中的弓箭手,因射日而受到惩罚。
典故解析:
- 羿有罪:源于古代神话,后羿因射下九个太阳而受到惩罚,象征着对权力和行为的反思。诗中提到羿,暗示对过往行为的警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子翚,号天池,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词、诗,作品多涉及时事,表现出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个人的反思。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士人多有忧国忧民之情。刘克庄在此时表达了对教育和道德的思考,强调教化的重要性和对人际关系的警惕。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教育的深刻思考,探讨了人际关系中的道德传承与责任。开头一句“有教圣愚无类”直指教育的普及性,强调无论是聪明还是愚笨的人,都应受到教育的影响。接着提及“非人父子勿传”,则是对教育内容和传播对象的深思,指明了教育的传承应该有选择性,避免不当的思想和行为传播。
诗中提到的“靖欲反矣”,进一步揭示了作者对历史和社会的反思,表现出对恢复旧制的渴望和忧虑。这种情感在古代文人中是普遍的,代表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最后提到的羿的故事,既是对古代英雄的反思,也是对自身行为的警示,突显了行为与后果的必然联系。
整首诗凝练而有力,既有哲理思考,又有情感深度,反映了刘克庄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教育的重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有教圣愚无类”: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不论智慧与否,皆可受教。
- 第二联“非人父子勿传”:警示教育的传承应有选择,非血缘关系的人不应随意传授。
- 第三联“此乃靖欲反矣”:提及恢复往日秩序的愿望,表现出对社会动荡的反思。
- 第四联“是亦羿有罪焉”:用羿的故事警示人们,行为不当必有后果。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典故:利用后羿的故事传达深刻的伦理思考。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教育的普及与传承的责任,强调道德教育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并对个人行为的后果进行深刻的反思。
意象分析:
- 教育:象征着知识的传承和文化的延续。
- 羿:代表着历史的教训和对行为的警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非人父子勿传”,意味着什么?
A. 任何人都可以传授知识
B. 非血缘关系的人不可随意传授
C. 只有父子可以传授
D. 所有人都应受到教育 -
“羿有罪”主要指的是?
A. 行为不当必有后果
B. 羿是个英雄
C. 羿的故事不重要
D. 羿是个愚人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
- 《春夜喜雨》杜甫
诗词对比:
- 刘克庄 vs. 杜甫:两位诗人均关注社会现实,反映出时代的忧虑。刘克庄的诗更关注教育和道德,杜甫则更侧重于民生苦难和国事。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