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爱寺》

时间: 2025-01-10 22:00:24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遗爱寺
作者:白居易

弄石临溪坐,
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
处处是泉声。

白话文翻译:

在溪边玩弄石头坐着,
在寺庙周围寻花漫步。
时不时听到鸟儿的鸣叫,
随处都能听见泉水的声响。

注释:

  • 弄石:玩弄石头,指在溪边把玩石头。
  • 临溪:靠近溪水,指的是环境的宁静自然。
  • 寻花:寻找花朵,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
  • 绕寺行:环绕寺庙走,说明活动的场所。
  • 鸟语:鸟儿的声音,象征自然的和谐。
  • 泉声:泉水的声音,增添了环境的清新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而闻名。他的诗作涵盖了政治、生活、爱情等多个方面,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之一。

创作背景
《遗爱寺》创作于唐代,白居易在这一时期注重写实,常常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此诗写于其晚年,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及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遗爱寺》是一首短小精悍的诗,虽然篇幅不长,但却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两句“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描绘了一个闲适自在的情景,诗人坐在溪边把玩石头,或在寺庙周围漫步寻花,展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则进一步增强了这种宁静的氛围。鸟语和泉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仿佛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整首诗的意境清新,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从修辞的角度来看,诗中并无复杂的比喻和铺张的辞藻,而是采用了朴素的语言,彰显了白居易“直白”的风格,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真实感受。这种简洁而富有情感的表达,使得诗句在朗读时更加富有韵律感和画面感。总的来说,《遗爱寺》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体现了白居易的哲学思想与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弄石临溪坐:诗人坐在溪边玩弄石头,展示了他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状态。
  2. 寻花绕寺行:诗人漫步在寺庙周围,寻找花朵,表现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探寻。
  3. 时时闻鸟语:时常听见鸟儿的歌唱,突显出环境的自然和谐。
  4. 处处是泉声:泉水的声音随处可闻,增强了诗歌的清新感和灵动性。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了自然与人文的对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探寻与感悟。
  • 意象:诗中的“石”、“溪”、“花”、“寺”、“鸟语”、“泉声”等意象,构成了一个生动的自然场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眷恋。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呈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通过自然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反映了他在浮华世界中对自我心灵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稳重与宁静。
  • :象征流动与生命,体现自然的生机。
  • :象征美丽与短暂的生命,体现诗人的欣赏。
  • :象征人文与精神的寄托。
  • 鸟语:象征自然的和谐与生活的美好。
  • 泉声:象征清新与恬静,增添了空间的灵动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弄石”指的是什么?
    A. 玩弄石头
    B. 采集石头
    C. 建造石头房子

  2. 诗中提到的鸟语和泉声象征了什么?
    A. 喧闹的城市生活
    B. 自然的和谐
    C. 诗人的烦恼

  3.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恶感
    B. 热爱
    C. 无所谓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遗爱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自然的宁静美,但表现手法有所不同。白居易的诗更注重生活的细腻体验,而王维则通过山水意象表达了哲理思考。两者虽风格不同,但都体现了对自然的深情关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白居易诗文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