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户部杨友直》

时间: 2025-01-26 07:21:45

柳绕柴扉水绕村,黄鹂初转已春分。

东风吹散梨花雨,醉卧青山看白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柳绕柴扉水绕村,黄鹂初转已春分。
东风吹散梨花雨,醉卧青山看白云。

白话文翻译:

柳树环绕着小木门,溪水环绕着村庄,黄鹂鸟在春分之际开始鸣叫。
东风吹散了梨花的细雨,我醉卧在青山之中,静静地看着白云飘动。

注释:

  • :柳树,常用来象征春天和柔美的情感。
  • 柴扉:用木柴制成的门,表示乡村的朴素。
  • 黄鹂:一种鸟,春天鸣叫的声音清脆悦耳,象征春天的到来。
  • 春分:春季的一个节气,意味着春天的中期,气候温暖。
  • 梨花雨:指梨树开花时的细雨,给人以柔美的感觉。
  • 醉卧:陶醉于自然之中,放松身心。
  • 青山:指远处的山,象征自然的宁静。
  • 白云:指天空中的云朵,象征悠闲自在的心境。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黄鹂”、“梨花”等意象在古诗中常常用来表现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懋德,元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体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元代,那个时期社会动荡,文人对田园生活有向往之情,常通过诗歌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寄户部杨友直》是一首描绘春天自然景色的诗,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春景。开头两句“柳绕柴扉水绕村”将柳树与溪水的柔美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美。接着“黄鹂初转已春分”,借助黄鹂鸟的鸣叫来标志春分的到来,象征着新生和希望,诗人在此时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最后两句“东风吹散梨花雨,醉卧青山看白云”,更是将诗人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醉卧青山,体现出一种洒脱与惬意,仿佛融入了自然之中,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柳绕柴扉水绕村”: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美丽,柳树和水流环绕着房屋,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 “黄鹂初转已春分”:通过黄鹂鸟的鸣叫,强调春天的到来,象征着新的开始。
    • “东风吹散梨花雨”:东风轻拂,梨花细雨随之散去,暗示春天的气息和万物复苏。
    • “醉卧青山看白云”:表现出诗人放松心情,享受自然的惬意,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气息比作黄鹂鸟的歌声,生动形象。
    • 拟人:东风像一个温柔的使者,轻轻吹散梨花雨,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诗中存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如“柳绕柴扉”与“水绕村”。
  •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反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一种乐观、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柔美与春天。
  • 柴扉:代表朴素的乡村生活。
  • 黄鹂: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梨花雨:象征春天的温柔与细腻。
  • 青山:象征自然的宁静与永恒。
  • 白云:象征悠闲自在,心灵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黄鹂”象征着什么? A. 秋天 B. 春天 C. 冬天

  2. “醉卧青山看白云”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A. 忧愁 B. 陶醉与放松 C. 忧虑

  3. 诗中提到的“梨花雨”指的是什么? A. 雪 B. 春天的细雨 C. 秋天的落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诗词对比: 在王懋德的这首诗中,描绘了宁静的乡村生活,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则描绘了江南春夜的美丽,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前者更偏重于春天的生机,后者则突显了夜色的宁静与诗意。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懋德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元代诗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