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时间: 2025-01-26 03:24:07

水是眼波横,[1]山是眉峰聚。

[2]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3]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作者: 王观 〔宋代〕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水像眼波般横流,山如眉峰般聚集。
想问那位行人要去哪里,目光所及皆是他那温柔的眉眼。
刚刚送走春天,又要送走你远行。
如果你能在江南恰逢春天,千万要和春天一起住下。


注释:

  • 水是眼波横:水面波光粼粼,形容水面如同人的眼波,流动而生动。
  • 山是眉峰聚:山峦起伏,仿佛聚集在一起的眉峰,形容山的高耸和壮丽。
  • 欲问行人去那边:想要问行人要去往哪里。
  • 眉眼盈盈处:形容那人的眉眼如同水面般盈盈动人。
  • 才始送春归:刚刚送走春天。
  • 又送君归去:又要送你离去。
  • 若到江南赶上春:如果你到达江南时正好遇上春天。
  • 千万和春住:希望你能和春天一起留在那儿。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江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充满诗意和灵动的地方,常常与春天的景色相联结,象征着美好和温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观,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词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王观送别好友鲍浩然之作,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寄托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向往。诗词创作的背景反映了当时士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通过细腻的描写,王观将水和山的意象巧妙结合,分别象征着朋友的灵动和坚定。诗的开头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引入,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同时也映射了朋友的性情和仪态。

接下来的“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直接将目光聚焦到即将离去的朋友身上,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和眷恋。诗中“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更是将送别的情景与春天的离去相联系,增添了惜别的氛围,让人感到时间的流逝和亲情的深厚。

最后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则用希望的语气,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词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更流露出深厚的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词中蕴含着对离别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情感真挚而感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是眼波横:水面如同眼波一样流动,生动形象。
  2. 山是眉峰聚:山的轮廓像眉毛一样,暗示了自然的灵性。
  3. 欲问行人去那边:想问即将离去的朋友去向。
  4. 眉眼盈盈处:目光集中在朋友的面容,情感细腻。
  5. 才始送春归:春天刚刚离去,时间的流逝感。
  6. 又送君归去:再一次送别朋友,增加了离愁感。
  7. 若到江南赶上春:希望朋友能在江南遇见春天。
  8. 千万和春住:祝愿朋友与春天长久相伴,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比作眼波,山比作眉峰,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人的送别,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在送别中流露出的情感,既有对朋友的祝福,也有对春天的留恋,深刻而动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流动与情感,代表着友情的灵动。
  2. :象征着坚定与高远,代表着友情的深厚。
  3. :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代表着生活的美好。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水与春的结合,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山的雄伟则映射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祝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王观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水是眼波横”中的“水”主要象征什么?

    • A. 时间
    • B. 友情
    • C. 美丽
    • D. 自然
  3. 诗中提到的“江南”主要象征什么?

    • A. 寒冷
    • B. 春天
    • C. 远方
    • D. 友谊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送友人》
  • 杜甫的《赠花卿》
  • 温庭筠的《更漏子》

诗词对比:

  • 王观的《卜算子》与李白的《送友人》都表现了送别的情感,但前者更注重自然景物的描写,后者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
  • 对比王观与温庭筠,王观的风格清新自然,而温庭筠则更为细腻婉约,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王观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