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峡州甘泉寺?姜诗故居?》
时间: 2025-01-10 22:39:51意思解释
留题峡州甘泉寺?姜诗故居?
作者: 苏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轻舟横江来,吊古悲纯孝。
逶迤寻远迹,婉娈见遗貌。
清泉不可挹,涸尽空石窖。
古人飘何之,惟有风竹闹。
行行玩村落,户户悬网罩。
民风坦和平,开户夜无钞。
丛林富笋茹,平野绝虎豹。
嗟哉此乐乡,毋乃姜子教。
白话文翻译:
轻舟横渡江面而来,感慨古人的纯孝之情感到悲伤。
曲折的寻访着远古的痕迹,娇美的景致映入眼帘。
清泉无法汲取,石窖早已干涸。
古人飘流向何处,唯有风竹在喧闹。
徘徊在村落之间,家家户户都挂着渔网。
民风淳朴和平,夜晚开门不怕盗贼。
树林里竹笋丰盈,平原上没有老虎和豹子。
哎,这里真是个乐土,难道不是姜子所教导的吗?
注释:
- 轻舟: 轻便的小船。
- 吊古: 追忆古代的事物。
- 婉娈: 形容美丽的景色。
- 挹: 汲取,取水。
- 涸尽: 干涸,水干了。
- 风竹: 竹子随风摇动的声音。
- 坦和平: 形容民风淳朴,没有争斗。
- 姜子: 指姜太公,即姜子牙,古代贤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气,也有细腻的情感表达,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苏轼在峡州(今湖北省宜昌市)游览甘泉寺时,回顾历史人物和自身感受的结合,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怀念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对古人的追思和对当下生活的感慨。开头以“轻舟横江来”引入,营造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游览氛围,随后抒发了对古代“纯孝”的思考,暗含对历史的敬仰和对人性的反思。苏轼通过“清泉不可挹,涸尽空石窖”表达出对昔日美好事物的惋惜,流露出人事无常的感慨。
而后几句描绘了当时的乡村生活,展现了民风的淳朴和宁静的生活状态,形成了与前面的古人追思形成的鲜明对比。诗末感叹“嗟哉此乐乡,毋乃姜子教”,不仅表明了对姜子牙教导下的理想生活的向往,更是对当下和谐生活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轻舟横江来:舟船在江面上横渡而来,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游览情境。
- 吊古悲纯孝:追思古人,感慨他们的孝道情怀,表现出对传统道德的崇敬。
- 逶迤寻远迹:沿着曲折的道路寻找古代的遗迹,表现出对历史的探索和向往。
- 婉娈见遗貌:在这美丽的景色中,看见古代留下的痕迹,体现出历史与自然的交融。
- 清泉不可挹:清澈的泉水已经无法汲取,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失去。
- 涸尽空石窖:石窖干涸,暗示着人事的变迁与无常。
- 古人飘何之:古人最终流落何处,反映了对历史的思考。
- 惟有风竹闹:唯有风中的竹子在喧闹,象征着自然的声音与生命的延续。
- 行行玩村落:在村落中闲逛,体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
- 户户悬网罩:每家每户都挂着渔网,展现出乡村的生活场景。
- 民风坦和平:民风淳朴,没有纷争,反映出一种理想的人际关系。
- 开户夜无钞:开门迎客,夜晚无忧无虑,体现出乡村的安宁。
- 丛林富笋茹:丛林中竹笋丰盈,象征着自然的富饶。
- 平野绝虎豹:平原上没有猛兽,形容生活的安宁与安全。
- 嗟哉此乐乡:感叹这个快乐的地方,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毋乃姜子教:难道不是姜子牙所教导的理想生活吗,暗示着传统文化的影响。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人情世态。
- 对仗:如"户户悬网罩"与"行行玩村落",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夸张:对于古人孝道的感叹,表现出诗人的情感深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对现实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传统道德和理想乡村生活的向往。诗人以轻松的口吻探讨了人情世态,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传统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轻舟:象征着自由与闲适。
- 清泉:象征纯洁与美好。
- 古人:代表着传统与道德。
- 村落:象征着宁静与安逸。
- 竹子:象征着生命的韧性与自然的声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轻舟”象征什么?
- A. 忧愁
- B. 自由与闲适
- C. 战争
- D. 遗憾
-
诗中“古人飘何之”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 A. 自然
- B. 财富
- C. 历史
- D. 友情
-
“民风坦和平”主要描述了什么?
- A. 乡村的安宁
- B. 城市的喧嚣
- C. 战争的频繁
- D. 经济的繁荣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鹿柴》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美景,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 《鹿柴》: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本诗的乡村生活描绘相呼应。
- 《桃花源记》:都探讨了理想生活和宁静的乡村环境,但《桃花源记》更偏向于理想境界的构建。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选》
- 《宋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