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未见燕铭勒故山,
耳闻殊议骨毛寒。
愿君共事烹身语,
易取皇家万世安。
白话文翻译
我没有见到燕铭在故乡的碑文,但耳边听到关于他身世的种种不同议论,令人心中感到寒冷。希望你能和我一起讨论他的身世问题,这样更容易为国家带来长久的安宁。
注释
- 燕铭:指的是燕国的铭文,可能是某位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纪念碑。
- 故山:指作者的故乡。
- 殊议:不同的意见或议论。
- 骨毛寒:形容听到的议论让人感到寒心或不安。
- 烹身语:比喻讨论或分析某人的生死、命运。
- 皇家万世安:希望国家能够长久安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马扩(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擅长古体诗,作品多表现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和对国家前途的关切。其作品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常常蕴含深刻的社会与政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时期,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安定局面的渴望。
诗歌鉴赏
《使金和赵良嗣》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政治关怀的古诗。诗人在开头以“未见燕铭勒故山”引入,表达了自己对故乡和历史的思考,似乎在暗示历史的遗留问题和个人的身世对国家的影响。接着,通过“耳闻殊议骨毛寒”,诗人表达了对耳边纷乱议论的无奈与不安,反映出对真相渴望的心情。最后,诗人希望能与友人共同探讨“烹身语”,以此寻求解决国家问题的途径,显示出他对国家未来的责任感和担当。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焦虑与对安定的追求。诗中历史的厚重感与现实的紧迫感交织在一起,使得作品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未见燕铭勒故山:没有见到燕国的铭文,暗示对历史的追忆。
- 耳闻殊议骨毛寒:听到不同的议论,心中感到寒意,表明对不确定性的恐惧。
- 愿君共事烹身语:希望朋友一起探讨,象征对真相与历史的追求。
- 易取皇家万世安:为国家的安宁而努力,体现诗人的责任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烹身语”比作对历史的深刻讨论,增强了情感的表现。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以及渴望安定的情感。
意象分析
- 燕铭:象征历史的记忆与遗产。
- 故山:代表着根与归属感。
- 骨毛寒:象征着不安与恐惧。
- 皇家万世安:寄托着对国家长久安宁的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
- A. 耳闻殊议
- B. 未见燕铭勒故山
- C. 愿君共事
- D. 易取皇家万世安
-
“烹身语”主要指代什么?
- A. 对历史的讨论
- B. 对国家的治理
- C. 对个人的反思
- D. 对未来的设想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探讨归属与安宁。
- 杜甫《春望》:表达对国家动荡的忧虑。
诗词对比:
- 马扩与杜甫的作品同样关注国家命运,但马扩更侧重于历史的反思,而杜甫则侧重于现实的苦痛。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马扩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