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泛楚江
崔涂 〔唐代〕
九重城外家书远,
百里洲前客棹还。
金印碧幢如见问,
一生安稳是长闲。
白话文翻译:
在九重城外,寄给家人的书信远隔千里,
在百里洲前,客船的桨声渐渐传来。
金色的印章和碧色的幡旗仿佛向我打招呼,
一生的安稳与闲适便是最大的幸福。
注释:
- 九重城:指的是京城,通常指长安,形容居住的地方远离。
- 家书:指寄回家的书信,表达思乡之情。
- 百里洲:形容宽广的水域,表达船行的场景。
- 客棹:指客船的桨,代表行船的旅途。
- 金印碧幢:金印象征权力和地位,碧幢指绿色的旗帜,二者象征荣耀与问候。
- 安稳:指平静和安宁的生活状态。
- 长闲:指悠闲自在的生活。
典故解析:
“九重城”可追溯到唐代的宫城,象征着权力与荣耀。古代书信传递困难,寄送家书的遥远与思念之情愈加浓厚。“金印碧幢”则常用于仪式与朝贡,显示出一种礼仪与尊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崔涂,唐代诗人,作品以清新、自然和感情细腻著称。他的诗多描写山水、田园以及人生感悟,展现出浓厚的人文气息。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繁盛时期。诗人透过描写水乡风景,传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及对安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泛楚江》不仅仅是一首描写江河水乡的诗,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诗中通过“家书”、“客棹”等意象,细腻地表现出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开篇的“九重城外家书远”,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距离感,同时引发对故乡的思索与怀念。接下来的“百里洲前客棹还”,则通过动态的描绘,将静谧的水乡生活生动展现出来,仿佛我们也能听到水波荡漾的声音。
“金印碧幢如见问”一句,诗人运用比喻,使得遥远的问候显得如此亲切生动,传递出一种温暖的情感。结尾的“一生安稳是长闲”则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表现了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在意境上融合了自然与人文,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思,以及对安宁生活的向往,给人以深刻的生活哲理启示。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九重城外家书远:表达了诗人身处繁华的京城,但思乡之情浓厚,书信的遥远让人心生惆怅。
- 百里洲前客棹还:描绘出水乡的景象,客船的归航象征着归属感与对故乡的眷恋。
- 金印碧幢如见问:通过象征的方式,传达出一种荣华富贵的生活状态,但同时也显示出对人际关系的渴望。
- 一生安稳是长闲:表明诗人对于简单、安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金印与碧幢象征着尊贵与问候,生动展现了人际关系。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相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对安逸生活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意象分析:
- 家书:象征思念与亲情的联系。
- 客棹:代表旅行与归属,体现诗人的漂泊感。
- 金印碧幢:象征权力与尊重,表达对社会地位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九重城”指代什么? A. 乡村
B. 京城
C. 山林
D. 海洋 -
“百里洲前客棹还”中,“客棹”指的是什么? A. 船
B. 旗帜
C. 书信
D. 风景 -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爱情
B. 思乡与安逸
C. 战争
D. 友情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像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但侧重点在于友情与别离,而崔涂的《泛楚江》则更强调对家乡的深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