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次圭父回文韵)》

时间: 2025-01-10 19:00:02

暮江寒碧萦长路。

路长萦碧寒江暮。

花坞夕阳斜。

斜阳夕坞花。

客愁无胜集。

集胜无愁客。

醒似醉多情。

情多醉似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菩萨蛮(次圭父回文韵)
作者:朱熹

暮江寒碧萦长路。
路长萦碧寒江暮。
花坞夕阳斜。
斜阳夕坞花。
客愁无胜集。
集胜无愁客。
醒似醉多情。
情多醉似醒。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暮江旁,青碧的水流缠绕着漫长的道路。
漫长的道路上,碧水在暮色中萦绕。
夕阳斜照在花坞上。
花坞中,夕阳的光辉斜斜地洒落。
客人心中的愁苦无法胜过聚会的快乐。
聚会的快乐中也无法胜过内心的愁苦。
清醒时似乎像是醉了般多情。
而醉了时又似乎清醒得多情。

注释:

  • 寒碧:形容江水清冷而碧绿。
  • :缠绕、回旋。
  • :指花坞,种满鲜花的地方。
  • 斜阳:夕阳,夕阳西下时的光辉。
  • 客愁:旅人内心的忧愁。
  • :优于、超过。

典故解析:

朱熹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诗词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人生感悟。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纠葛,具有深厚的哲理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福建人,理学家、诗人。作为理学的代表人物,他在教育和哲学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朱熹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或许是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人聚会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菩萨蛮》以寒江和夕阳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首句中的“暮江寒碧”传达出一种清冷而孤寂的氛围,而“长路”则象征着人生的漫长与艰辛。接着,诗人通过斜阳照射花坞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温暖。

然而,诗的情感基调并非单纯的美好,诗人提到“客愁无胜集”,显示出即使在愉快的聚会中,内心的愁苦仍然难以摆脱。这种矛盾的情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复杂与无奈。最后两句更是将“醒”与“醉”相互衔接,表现出一种对情感的沉浸与觉醒,似乎在说,无论是清醒还是醉酒,内心的多情始终存在。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情感的交织,呈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人生苦涩的感慨,极具哲理与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暮江寒碧萦长路:描绘出黄昏时分,江水清冷,映衬出一条漫长的道路,暗示人生的旅途。
    • 路长萦碧寒江暮:反复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道路的遥远,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花坞夕阳斜:夕阳照耀下的花坞,呈现出温暖与美丽。
    • 斜阳夕坞花:通过倒装句,使得阳光与花的意象交织,增加了诗的美感。
    • 客愁无胜集:表达了即使在聚会中,内心的忧愁仍然无法消散。
    • 集胜无愁客:反转表述,意味着快乐与忧愁是交替存在的。
    • 醒似醉多情:清醒的状态下,仍感情深似醉。
    • 情多醉似醒:醉酒状态也有清醒的觉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复杂性。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斜阳夕坞花”,形成美好的对称。
    • 反复:通过重复意象,如“寒江”、“长路”等,加深了情感的表达。
    • 比喻:如“醒似醉”,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纠结。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愁苦,同时又不乏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象征着人生的流逝与变迁。
  • 夕阳: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象征美好与快乐,而“坞”则是一个栖息的地方,寓意着归属感。
  • :代表旅人,暗示人生的漂泊和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物有哪些? a) 山
    b) 江
    c) 竹林
    d) 海

  2. 诗中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a) 快乐
    b) 愁苦
    c) 失落
    d) 希望

  3. “醒似醉”这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清醒
    b) 迷茫
    c) 复杂
    d) 快乐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朱熹的《菩萨蛮》和李白的《月下独酌》。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朱熹更侧重于抒发内心的愁苦,而李白则表达了在孤独中寻找自我与自由的心境。两者都展现了各自独特的情感体验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