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祠谢雨》

时间: 2025-01-27 05:12:29

雨罢天披雾,杓回夜向晨。

烟芜出郊路,灯火侍祠人。

破月斜衔桂,倾河淡扫银。

三时此修报,惭负驾崧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淮祠谢雨 宋祁 〔宋代〕

雨罢天披雾,杓回夜向晨。 烟芜出郊路,灯火侍祠人。 破月斜衔桂,倾河淡扫银。 三时此修报,惭负驾崧轮。

白话文翻译:

雨停后天空中弥漫着雾气,夜晚转向清晨。 烟雾中的草地延伸到郊外的路上,灯火照亮了侍奉祠庙的人们。 残月斜挂,仿佛衔着桂树,银河淡淡地洒下银光。 在这三个时节,我在此修行回报,感到惭愧未能驾驭高大的车轮。

注释:

字词注释:

  • 淮祠:指淮河边的祠庙。
  • 谢雨:感谢雨水的停止。
  • 杓回:指夜晚转向清晨。
  • 烟芜:烟雾中的草地。
  • 破月:残月。
  • 斜衔桂:形容残月斜挂,仿佛衔着桂树。
  • 倾河:指银河。
  • 淡扫银:形容银河淡淡地洒下银光。
  • 三时:指春、夏、秋三个时节。
  • 修报:修行回报。
  • 惭负:感到惭愧。
  • 驾崧轮:驾驭高大的车轮,比喻未能达到高远的境界。

典故解析:

  • 斜衔桂:暗指月宫中的桂树,常用来形容月亮。
  • 倾河淡扫银:比喻银河的美丽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在淮河边的祠庙中,感谢雨停后的自然美景,并表达自己的修行和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宋祁访问淮河边的祠庙时所作,感谢雨停后的自然美景,并表达自己的修行和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雨停后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美丽。诗中“雨罢天披雾”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雨后的朦胧美景,而“烟芜出郊路”则进一步以烟雾中的草地和郊外的路,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后两句“破月斜衔桂,倾河淡扫银”则通过残月和银河的描绘,增添了诗意的深远和神秘感。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在此时此地的修行和感慨,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和对修行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罢天披雾”:雨停后,天空弥漫着雾气,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 “杓回夜向晨”:夜晚转向清晨,暗示时间的流逝。
  • “烟芜出郊路”:烟雾中的草地延伸到郊外的路上,描绘出幽静的郊外景象。
  • “灯火侍祠人”:灯火照亮了侍奉祠庙的人们,增添了人文气息。
  • “破月斜衔桂”:残月斜挂,仿佛衔着桂树,形象生动。
  • “倾河淡扫银”:银河淡淡地洒下银光,描绘出美丽的夜空。
  • “三时此修报”:在这三个时节,我在此修行回报,表达作者的修行意愿。
  • “惭负驾崧轮”:感到惭愧未能驾驭高大的车轮,比喻未能达到高远的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破月斜衔桂”和“倾河淡扫银”,通过比喻增添了诗意的深远和神秘感。
  • 拟人:如“破月斜衔桂”,将残月拟人化,形象生动。
  • 对仗:如“雨罢天披雾,杓回夜向晨”,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停后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感悟和对修行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清晨、烟雾、草地、灯火、残月和银河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美丽而又神秘的氛围,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修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罢:雨停后的景象。
  • 天披雾:天空弥漫着雾气。
  • 烟芜:烟雾中的草地。
  • 破月:残月。
  • 斜衔桂:残月斜挂,仿佛衔着桂树。
  • 倾河:银河。
  • 淡扫银:银河淡淡地洒下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破月斜衔桂”中的“破月”指的是什么? A. 满月 B. 残月 C. 新月
  2. 诗中“倾河淡扫银”中的“倾河”指的是什么? A. 黄河 B. 长江 C. 银河
  3. 诗中“三时此修报”中的“三时”指的是什么? A. 春、夏、秋 B. 早、中、晚 C. 冬、春、夏

答案: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描绘了猎场的热闹景象,与本诗的自然景色形成对比。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瓜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与本诗的自然景色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 王安石《泊船瓜洲》与本诗的自然景色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祁的诗作,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对理解宋祁的诗作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