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时间: 2025-01-11 14:47:33

江城雨熟黄梅后,楼阁清高处永昼。

阶前夕露宝珠呈,叶底夜蝉金石奏。

苍苔不受残红覆,市径沿墙欺组绶。

老来于物总忘情,漫为青山开北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楼春

江城雨熟黄梅后,
楼阁清高处永昼。
阶前夕露宝珠呈,
叶底夜蝉金石奏。
苍苔不受残红覆,
市径沿墙欺组绶。
老来于物总忘情,
漫为青山开北牗。

白话文翻译

在江城的雨季,黄梅已熟,
高高的楼阁中,白昼仿佛永无尽头。
台阶前的夕露如宝珠般闪耀,
树叶下的夜蝉如金石般鸣奏。
苍苔不受残红的覆盖,
街道沿着墙边,似乎在欺凌那挂着的绶带。
老来对世事总是忘情,
我只愿为青山开一扇北窗。

注释

  • 江城:指江南的城市,常与雨季、梅子等自然景象相连。
  • 雨熟:形容雨水充沛,适合黄梅成熟。
  • 永昼:白昼似乎无休止,表达一种宁静悠长的时间感。
  • 阶前夕露:指台阶前的傍晚露水。
  • 宝珠:比喻露水的晶莹剔透。
  • 金石奏:形容夜蝉的鸣叫,声音清脆响亮。
  • 苍苔:指长在石阶或墙角的青苔。
  • 残红:指残余的花瓣或花朵。
  • 市径:指街道。
  • 组绶:挂在墙边的绶带,象征荣华。
  • 北牗:北窗,窗户朝北,寓意清幽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千里,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是明朝的开国元勋之一,因其卓越的才能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而受到重视。刘基的诗文风格清新洒脱,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哲理。

创作背景

《玉楼春》创作于元代末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民族矛盾交织的时期。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着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玉楼春》是一首典雅而富有诗意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以“江城雨熟黄梅后”引入,生动地描绘了黄梅季节的雨水滋润下,江南城市的宁静美景。接着,通过“楼阁清高处永昼”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仿佛在这清高的楼阁中,时间的流逝被无限延展。

诗中“阶前夕露宝珠呈,叶底夜蝉金石奏”的描写,生动展现了傍晚时分自然的细腻之美,露珠在夕阳的照耀下如同宝珠般闪烁,夜蝉的鸣叫声则犹如金石般悦耳。这样的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后面的几句“苍苔不受残红覆,市径沿墙欺组绶”则转向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苍苔的生长象征着岁月的无情,而街道上的绶带则隐喻着世俗的荣华与衰败。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浮华世界的淡然态度。

最后两句“老来于物总忘情,漫为青山开北牗”则是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随着年岁渐长,他对世事逐渐淡然,向往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青山和北窗象征着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既有自然的陪伴,又能安静思考,表现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城雨熟黄梅后:描述了黄梅季节的雨水滋润,表现出江城的自然景象。
  2. 楼阁清高处永昼:描写高楼阁的清幽,给人以时间无尽的感觉。
  3. 阶前夕露宝珠呈:傍晚时分,露水闪耀如宝珠,展现自然之美。
  4. 叶底夜蝉金石奏:夜蝉的鸣叫声清脆响亮,如同金石碰撞,传达出夜的宁静。
  5. 苍苔不受残红覆:苍苔依旧生机勃勃,象征着岁月的无情。
  6. 市径沿墙欺组绶:街道边的绶带象征世俗的荣华,隐喻人生的无常。
  7. 老来于物总忘情:年老时对世事淡然,表现出对人事的无奈。
  8. 漫为青山开北牗:渴望与青山为伴,开一扇北窗,象征诗人的心灵归宿。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夕露宝珠呈”,通过比喻增强了意象的美感。
  • 对仗:如“苍苔不受残红覆,市径沿墙欺组绶”,形成了和谐的对称效果。
  • 拟人:夜蝉“金石奏”,赋予蝉鸣以人的特征,增强了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以及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城:象征着江南的秀丽与生活的安宁。
  • 黄梅:代表着丰收与希望。
  • 楼阁: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苍苔:隐喻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常态。
  • 青山:象征着自然的永恒与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关于《玉楼春》的主题,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 A. 对世俗荣华的追求
    • B. 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人生态度的思考
    • C. 对历史事件的评论
    • D. 对爱情的抒发
  2. “夕露宝珠呈”中“宝珠”是用来比喻什么?

    • A. 露水的晶莹剔透
    • B. 夜空的星星
    • C. 诗人的理想
    • D. 生命的短暂
  3. 诗中提到的“北牗”象征着什么?

    • A. 诗人的追求
    • B. 诗人的孤独
    • C. 诗人的财富
    • D. 诗人的理想生活

答案

  1. B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李清照,描绘了对往事的追忆与感慨,风格细腻优美。
  • 《静夜思》:李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

诗词对比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同样描绘自然之美,表现出豪放与细腻的对比,展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春望》(杜甫):表现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情感较为沉重,与《玉楼春》的淡然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