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席上赠别)》
时间: 2025-01-27 04:12: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席上赠别)
作者: 管鉴 〔宋代〕
杨柳梢头月未残。
杏花开尽却春寒。
宾鸿社燕寻常别,
渭北江东别更难。
尊欲尽,夜将阑。
明朝马首便长安。
悬知不作人间住,
归去春风玉笋班。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月光照耀下的杨柳梢头,夜色尚未完全消逝。春寒料峭,杏花已经凋谢。朋友之间的别离虽然常见,但在渭北和江东的分离却更显得艰难。酒杯即将见底,夜晚也快要结束。明天我将骑马启程回长安。谁知道我不再留住于人间,唯有归去时春风轻拂,仿佛像玉笋一样新鲜。
注释:
字词注释:
- 杨柳梢头:指杨柳的树梢,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月未残:月亮尚未完全消逝,暗示着夜未尽。
- 杏花开尽:杏花已经开完,暗示时光流逝,春天即将结束。
- 宾鸿社燕:宾鸿和社燕指的是来往的朋友和燕子,暗示分别的常态。
- 渭北江东:渭水以北和江水以东,地理位置的分隔,加深了离别的感伤。
- 尊欲尽:酒杯快要见底,表达饮酒至尽的情境。
- 马首便长安:马头朝向长安,象征着离别后的归途。
典故解析:
- 本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友人的离别,融入了古代文人常用的离别主题,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惜别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管鉴,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辞藻著称。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尤其是对友人的思念和离别的感慨。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场宴会上,诗人与友人相聚一堂,临别赠言,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与不舍,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人际关系和文化氛围。
诗歌鉴赏:
《鹧鸪天(席上赠别)》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别离诗。全诗通过细腻的春景描写,将离别的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首句“杨柳梢头月未残”,以柔和的夜色引入,给人一种温柔的感受。然而,紧接着的“杏花开尽却春寒”,则暗示着春天的短暂和生命的无常,情感在此急转直下,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在诗中,诗人不仅描写了自然之美,还通过“宾鸿社燕寻常别”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离别虽常见,但在此情此景中却显得格外痛苦。接下来的“渭北江东别更难”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地理上的距离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最后两句“悬知不作人间住,归去春风玉笋班”,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对归乡的渴望,春风与玉笋的意象则象征着美好的希望与新生。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流露与优美的自然描写中,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及对离别的惋惜,读来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杨柳梢头月未残:描绘春夜的宁静与美好,月光洒在杨柳上,象征着温柔的离别气氛。
- 杏花开尽却春寒:杏花的凋零象征着春天的逝去,春寒则让人感受到别离的凄凉。
- 宾鸿社燕寻常别:朋友之间的分别是常态,但在此却显得格外心痛。
- 渭北江东别更难:地理的分隔让离别的痛苦加倍,强调了感情的深厚。
- 尊欲尽,夜将阑:随着酒杯见底,意味着宴会的结束与情感的抒发。
- 明朝马首便长安:明天便要启程回家,暗示对未来的期待与不舍。
- 悬知不作人间住:表达对人世间短暂居留的感慨与对归乡的向往。
- 归去春风玉笋班:春风象征着新生与希望,玉笋则代表着纯洁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与春风比作温柔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将春风描绘为活泼的存在,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宾鸿社燕”、“渭北江东”,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景的描绘与对友人离别的感慨,表现出对友情的珍视与人世间无常的伤感,传达了在别离面前的深情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柳:象征着柔情与春天的生机。
- 月光:代表着宁静与思念。
- 杏花:象征着青春的短暂与美好的回忆。
- 春风:象征着新生与希望,暗示着未来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宾鸿社燕”指的是: A. 常见的鸟类
B. 朋友的分别
C. 春天的景象
D. 美好的回忆 -
“明朝马首便长安”中的“马首”指的是什么? A. 驾驶的马
B. 行驶的方向
C. 马的颜色
D. 马的速度 -
诗中“杏花开尽却春寒”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春天的快乐
B. 离别的伤感
C. 对未来的期待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同样以离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 杜甫《月夜忆舍弟》:探讨了亲情与离别的情感。
诗词对比:
- 管鉴《鹧鸪天》与李白《送友人》,二者均描绘了离别的情感,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写,后者则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选读》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古代诗词的魅力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