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洞二首和李节推》
时间: 2024-10-03 00:04: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转鸣空穴,泉幽泻石门。
虚心闻地籁,妄意觅桃源。
过客诗难好,居僧语不繁。
归瓶得冰雪,清冷慰文园。
山前雨水隔尘凡,山上仙风舞桧杉。
细细龙鳞生乱石,团团羊角转空岩。
冯夷窟宅非梁栋,御寇车舆谢辔衔。
世事渐艰吾欲去,永随二子脱讥谗。
白话文翻译
风声在空洞中回荡,泉水幽静地从石门流出。
我虚心地倾听大地的声音,却妄想着寻找桃花源。
过路的诗人难以写出好诗,修行的僧人言语不多。
我归来时,得到冰雪的清冷,慰藉了我的文人世界。
山前的雨水阻隔了尘世的喧嚣,山上仙风在桧树杉树间舞动。
细小的龙鳞在乱石上生出,团团羊角在空岩中转动。
冯夷的洞府不是梁栋所能承载,抵御敌寇的马车也在此谢绝马缰。
世事逐渐艰难,我想要离去,永远跟随那两位二子远离讥讽和谗言。
注释
- 鸣空穴:空洞中发出的声音,形容风声。
- 虚心:指心态谦虚,愿意倾听。
- 地籁:地面发出的声音,通常与自然谐音有关。
- 桃源:指陶渊明所描绘的理想乡,象征着隐逸的生活。
- 冯夷窟宅:指传说中的神仙居所,象征着世外桃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变,以豪放、洒脱著称,尤以诗词、散文成就最为显著。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厌倦。此时的苏轼已历经政治风波,内心愈加渴望逃离纷扰的世俗,追求心灵的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隐逸生活的理想,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开头便以“风转鸣空穴,泉幽泻石门”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热爱。紧接着,诗人以“虚心闻地籁,妄意觅桃源”表达了自己虽然谦虚但却无法真正找到理想中的桃花源,这是一种对现实与理想冲突的深刻反思。
“过客诗难好,居僧语不繁”,描绘了过路人的诗作难以流传,而修行僧人言语简约,暗示了世俗的浮华与内心的宁静之间的对比。接下来的“归瓶得冰雪,清冷慰文园”,则是诗人通过清冷的冰雪来慰藉自己的文人心境,展现出他对清新淡泊的生活态度。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将自然景观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描绘出“山前雨水隔尘凡,山上仙风舞桧杉”的美好图景,表现出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与追求。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艰难的感叹,以及想要远离世俗纷扰的决心。这种情感的深邃与复杂,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中“风转鸣空穴”描绘了风声在空洞中的回响,营造了一种神秘的氛围。
- “泉幽泻石门”则表现了泉水流出的安静与清澈,象征着一种内心的平静。
- “虚心闻地籁”表达了诗人以谦逊态度面对自然的声音,体现出他的修养。
- “妄意觅桃源”则揭示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暗含一种无奈。
- “过客诗难好”说明了诗人对过客的诗作不满,意在表达自己的困惑与无奈。
- “居僧语不繁”则是在描绘修行生活的简朴,引发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桃源”比喻理想生活。
- 拟人:如“泉幽泻石门”,赋予泉水生命的特征。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纷扰世事的逃避。通过描绘自然与隐逸生活的美好,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与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象征着自由与无拘无束。
- 泉水:象征着清静与内心的安宁。
- 桃源:象征理想的隐居生活。
- 冰雪:象征着清冷与高洁,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虚心闻地籁”中的“虚心”意指: A. 自大
B. 谦虚
C. 疏远
D. 迷茫 -
诗中提到的“桃源”指的是: A. 现实中的地方
B. 理想中的隐居地
C. 一个神话故事
D. 一种生活方式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风水洞二首》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苏轼更注重内心的挣扎与现实的对比,而陶渊明则描绘了理想中的美好景象。两者在意境上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与情感。
参考资料
- 苏轼《东坡集》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