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饮酒二十首》
时间: 2025-01-10 22:40: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陶饮酒二十首
苏轼
芙蓉在秋水,时节自阖开。
清风亦何意,入我芝兰怀。
一随采折去,永与江湖乖。
断丝不复续,斗水何足栖。
不如玉井莲,结根天池泥。
感此每自慰,吾事幸不谐。
醉中有归路,了了初不迷。
乘流且复逝,抵曲吾当回。
白话文翻译
在秋水中盛开的芙蓉花,随时节的变化而凋零。清风又有何意呢,竟然吹入我这芝兰的怀抱。一旦被采摘折断,就永远与江湖隔绝,断了的丝线再也接不起来,斗水又何足以栖息呢?不如那玉井的莲花,扎根于天池的泥土。每当我感受到这种境况时,心中不禁自我安慰,自己的事情也未必和谐。醉酒中有归路,清醒时我并不会迷惘。顺流而逝,我终将回到曲折的彼岸。
注释
- 芙蓉:指荷花,常见于水边,象征清丽脱俗。
- 秋水:指秋天的水,清澈而冷静。
- 芝兰:比喻高洁的品德。
- 采折:指采摘、折断。
- 斗水:形容水的微小,表达对不值得依靠的事情的讽刺。
- 玉井莲:玉井中的莲花,象征纯洁和高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及书法家。他的诗词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风格豪放、清新,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流亡时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表达了对自由与归属感的渴望。
诗歌鉴赏
苏轼的《和陶饮酒二十首》以自然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与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中,通过描绘芙蓉在秋水中的盛开与凋零,传达了生命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清风的出现,既是自然的呼唤,也是内心情感的寄托。诗人将被采摘的花比作人生的种种遭遇,表达了对失去的惋惜与对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象鲜活,仿佛让人感受到秋水的清凉与芙蓉的艳丽。诗中“断丝不复续,斗水何足栖”一句,既有对生活的无奈,也隐含了对人生的哲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放下过往。最后,诗人以醉酒中的归路作为结尾,展现了他对生活的豁达态度,虽然生活曲折,但心中始终有归属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芙蓉在秋水:描绘出自然景象,暗示生命的美好与脆弱。
- 清风亦何意:清风的无意,隐喻人生的偶然与不确定。
- 一随采折去:一旦失去便无法再回,表达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 断丝不复续:生活中的遗憾与无法弥补的痛苦。
- 斗水何足栖:对微不足道的事物的讽刺。
- 不如玉井莲:表达对高洁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 感此每自慰:在失落中寻找内心的安慰。
- 醉中有归路:醉酒中仍能感受到归属感,表现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被采折的花比作人生的失去,增加了诗的深度。
- 拟人:清风被赋予情感,丰富了意境。
- 对仗:诗句中多处对仗,增强了韵律感和美感。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归属和生命无常的反思。
意象分析
- 芙蓉:象征生命的美与脆弱。
- 秋水:代表时光的流逝与变化。
- 清风:暗示人生中的不确定性。
- 玉井莲:象征高洁与宁静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和陶饮酒二十首》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诗中“断丝不复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失落与遗憾
- B. 快乐与满足
- C. 忍耐与坚强
-
诗中比喻“斗水”指的是什么?
- A. 大海
- B. 微不足道的事物
- C. 河流
答案:1-B,2-A,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达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风格清新。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自然景色,传达隐逸的心境。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的饮酒诗作: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但李白更显豪放,而苏轼则更显沉思。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