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对雨闲吟之什》
时间: 2025-02-04 17:17:06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奉和对雨闲吟之什
作者: 李至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南风吹雨骤还收,
五月帘栊却似秋。
陌上莫嫌行未得,
田中应待足方休。
休垂折角冲寒点,
马浸障泥过漫流。
遥羡文昌新右相,
醉吟时伏一金瓯。
白话文翻译:
南风吹来,雨势急促又迅速停下来,
五月的帘子看上去却像是秋天的景象。
在小路上,不要嫌弃行走得不够,
田间的农人应当等到脚步安稳才休息。
不要轻易放下手中的工具,冲向寒冷的雨点,
马儿在泥泞中浸泡,穿过漫流的水道。
遥远地羡慕文昌的新任右相,
在醉吟之际,伏在一金瓯上。
注释:
- 南风:温暖的南风,象征着春夏季节。
- 帘栊:窗帘或帘子,指遮挡的布。
- 陌上:小路,行人走的地方。
- 足方休:脚步稳当时才可以休息,意指要有成就才可停下。
- 折角:放下工具或事情的意思。
- 金瓯:指的是装酒的器具,象征着享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至,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流传,主要以诗作见长,文风清新洒脱,擅长抒情与咏物。李至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多雨的季节,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节变化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农耕生活状态与文人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李至的《奉和对雨闲吟之什》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与表达内心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南风和骤雨的变化,展现了自然的复杂与多变。开篇的“南风吹雨骤还收”即刻将读者带入一个生动的场景,细腻地捕捉到雨后的微妙变化。接着,诗人善用“五月帘栊却似秋”来表达季节的错位,让人感受到一种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错觉,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时光。
诗中提到“陌上莫嫌行未得,田中应待足方休”,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追求与奋斗的道路上,不必过于焦虑和急躁,要学会耐心等待,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此句不仅体现了农人的辛勤劳作,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后半部分中,“遥羡文昌新右相”是诗人的自我表现,表达了对理想与地位的向往,同时也带有一丝自嘲与无奈。全诗在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中交织,展现了李至作为诗人的艺术追求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南风吹雨骤还收”:描写了南风带来的骤雨,气候的变化。
- “五月帘栊却似秋”:表现出季节的异样,给人以不安感。
- “陌上莫嫌行未得”:劝导人们不要急于求成。
- “田中应待足方休”:强调踏实努力的重要性。
- “休垂折角冲寒点”:警示不要轻易放弃追求。
- “马浸障泥过漫流”:描绘了泥泞的道路,显示了艰难的环境。
- “遥羡文昌新右相”:表达了对高位的羡慕。
- “醉吟时伏一金瓯”:展现了诗人醉心于诗酒之中,享受生活的态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五月的景象比作秋天,展现出季节的变幻。
- 对仗:诗句工整,有助于增强节奏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从自然景象出发,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强调了耐心与努力的重要性,同时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意象分析:
- 南风:象征着温暖与生机。
- 骤雨:代表着不稳定与变化。
- 金瓯:象征着享乐与理想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南风”象征什么? A. 冷空气
B. 温暖与生机
C. 秋天的气息
答案:B -
“陌上莫嫌行未得”的意思是?
A. 不要着急追求
B. 不要在小路上行走
C. 不要停下脚步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金瓯”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酒器
B. 一种美丽的风景
C. 一种农具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对比李至与王维的作品,两者都擅长描绘自然景象,但李至更多表现了生活的哲理,而王维则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至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