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渐浓物华相恼又依前韵更得恶诗既导鄙怀》

时间: 2025-01-27 04:01:12

感恩言发即涟如,鹤已乘轩十载余。

抱病尚通金阙籍,避荣犹掌玉皇书。

目难看字垂垂暗,发不胜簪渐渐疏。

安得安边一长策,少酬明主定狼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色渐浓物华相恼又依前韵更得恶诗既导鄙怀
感恩言发即涟如,鹤已乘轩十载余。
抱病尚通金阙籍,避荣犹掌玉皇书。
目难看字垂垂暗,发不胜簪渐渐疏。
安得安边一长策,少酬明主定狼居。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色彩愈发浓郁,万物的华彩似乎相互争斗,然而我仍旧依附于前人的韵律,写下这首不堪的诗,流露出我的卑微情怀。
感恩之情如涟漪般涌现,十载光阴已如鹤乘云般流逝。
尽管我抱病在身,仍然能够通读金阙的文书,避开名利的荣华,我依然掌握着玉皇的书信。
眼睛难以辨认字迹,字迹渐渐模糊,头发也因年纪渐渐稀疏。
我如何才能制定出一条长久的安边之策,来回报明主,安定狼居的局面?

注释

  • 金阙:指皇宫或权力中心,象征高位和荣华。
  • 玉皇书:指天帝的文书,象征高贵的身份和权力。
  • 安边:指安定边疆,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宁的关心。
  • 狼居:指外敌或不安定因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至,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政治动荡、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主,风格多样,尤以表现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关注而著称。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李至晚年,他因病在身,回顾自己十年的仕途,既感慨岁月流逝,也对国家的安宁表达了深切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透过个人的病痛与心境,折射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诗人以春色的浓郁引入,象征着生命的勃发与变化,但随即便以“物华相恼”表现出对现实的失望与无奈。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矛盾: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无力感。诗人虽身处高位,却因病痛而感孤独,内心深处却仍有对明主的忠诚与对国家未来的思考。最后的“安得安边一长策”,不仅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思,更是对国家命运的关心,表现出诗人虽身心俱疲,却依然心系国家的深情厚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感恩言发即涟如:感恩之情如涟漪般扩散,表明心中感激之情。
  2. 鹤已乘轩十载余:比喻自己在官场中的光阴如同鹤在云端飘过,流逝已久。
  3. 抱病尚通金阙籍:即使生病,仍能阅读皇宫的文书,体现出诗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4. 避荣犹掌玉皇书:虽然避开了荣华的诱惑,但仍然掌握着重要的文书,显示出他在权力中心的地位。
  5. 目难看字垂垂暗:随着年纪增长,眼力下降,字迹模糊,象征着衰老。
  6. 发不胜簪渐渐疏:头发渐稀,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衰老的无奈。
  7. 安得安边一长策:表达了希望能有长久的政策来安定边疆的愿望。
  8. 少酬明主定狼居:愿意以微薄之力回报明主,安定国家的局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感恩比作涟漪,形象生动。
  • 对仗:如“抱病尚通”与“避荣犹掌”,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的深切忧虑与个人的无奈,表达了对明主的忠诚和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色:象征生机与希望。
  • :象征高洁与远志。
  • 金阙:象征权力与地位。
  • 玉皇书:象征尊贵与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至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 D. 明代
  2. 诗中“安得安边一长策”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愿望?

    • A. 追求名利
    • B. 安定国家
    • C. 享受生活
    • D. 远离政治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李至的《春色渐浓》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但李至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流露,而杜甫则更侧重于社会现状的批判。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李至诗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