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

时间: 2024-11-04 07:42:57

暴雨逐惊雷,从风忽骤来。

浪驱三岛至,江拆二仪开。

势恐圆枢折,声疑厚轴摧。

冥心问元化,天眼几时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大水
作者: 薛逢 〔唐代〕

暴雨逐惊雷,从风忽骤来。
浪驱三岛至,江拆二仪开。
势恐圆枢折,声疑厚轴摧。
冥心问元化,天眼几时回。

白话文翻译:

倾盆大雨伴随着雷声,从四面八方的狂风中突然袭来。
巨浪奔腾而至,像是将三座岛屿推向远方,江水似乎撕裂了天地的法则。
我担心这股力量会折断天上的圆轮,仿佛那声音会摧毁厚重的轴承。
我心中沉思,问道宇宙的变化,天上的目光何时才能回归宁静?

注释:

字词注释:

  • :追逐,跟随。
  • 惊雷:突然的雷声。
  • 浪驱:巨浪冲击。
  • 三岛:此处指代水面上的岛屿。
  • 二仪:天与地。
  • 圆枢:圆形的枢纽,象征宇宙的法则。
  • 厚轴:指代重物的支撑,可能暗指天地的维持。
  • 冥心:内心深沉的思考。
  • 元化:宇宙的根本变化。
  • 天眼:宇宙观察的目光。

典故解析:

  • “圆枢”和“二仪”在古代哲学中代表了天地的运转法则,体现了宇宙的运动与变化。
  • “冥心问元化”可能涉及道教或佛教的哲学思想,探讨宇宙的本源与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逢,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为主,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大水》创作于唐代一个多雨的季节,可能受到当时社会动荡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宇宙变化的深思。

诗歌鉴赏:

《大水》通过描绘暴雨和汹涌波涛,展现了自然界的强大力量与不可控性,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现象的细致刻画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开篇的“暴雨逐惊雷”令人感受到天气的急剧变化,仿佛置身于狂风暴雨之中,极具视觉冲击力。接下来的“浪驱三岛至,江拆二仪开”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水势的奔腾与浩荡,给人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

诗人对自然的描写不仅是单纯的景象呈现,更是他内心情感的反映。面对自然的狂暴,诗人感到无力与恐惧,体现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奈。而最后两句“冥心问元化,天眼几时回”则引发了对宇宙变化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稳定与宁静的渴望。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也让读者在感受到自然力量的同时,反思自身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暴雨逐惊雷:描绘了暴雨的来临,与雷声相伴,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 从风忽骤来:风的突然袭来,增强了诗的动感。
  • 浪驱三岛至:巨浪将三座岛屿推向远方,象征着自然的力量。
  • 江拆二仪开:江水似乎撕裂了天地的法则,表现出一种混乱的景象。
  • 势恐圆枢折:对自然力量的担忧,表现出一种无力感。
  • 声疑厚轴摧:仿佛声音会摧毁一切,增强了自然的威胁感。
  • 冥心问元化:内心的沉思,寻求宇宙的变化真谛。
  • 天眼几时回:对未来的渴望与疑惑,表现了对平静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夸张:如“浪驱三岛至”夸大了水的力量。
  • 对仗:如“势恐圆枢折,声疑厚轴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相结合,深刻表达了诗人的内心。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自然的浩瀚与人类的渺小,表现了对宇宙变化的哲思,揭示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暴雨:象征着突如其来的变故。
  • 惊雷:代表着自然的威严。
  • :象征着力量与冲击。
  • 三岛:寓意着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无奈。
  • 圆枢、厚轴:象征着宇宙的法则与稳定。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蕴含了深刻的哲学内涵,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大水》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薛逢
    c) 杜甫
    d)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二仪”指的是什么? a) 天与地
    b) 日与月
    c) 水与火
    d) 风与雨

  3. 诗中“冥心问元化”的意思是? a) 探索宇宙的变化
    b) 询问他人
    c) 思考自己的命运
    d) 观察自然现象

答案:

  1. b) 薛逢
  2. a) 天与地
  3. a) 探索宇宙的变化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春望》中,诗人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象,但更多的是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而李白的《将进酒》则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展现了豪放的个性。两首诗与《大水》相比,虽然都涉及自然,但情感的基调和主题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唐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