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竞渡(一作刘禹锡诗,一作张建封诗)》

时间: 2025-01-11 05:18:20

三月三日天清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内,

江上已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引,马前已被红旗阵。

两岸罗衣破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

两龙跃出浮水来。

擢影干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雷声冲急波相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江上人呼霹雳声,

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

只将标示输赢赏,

两岸十舟五来往。

须臾戏罢各东西,竟脱文身请书上。

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

不思得所各休去,

会到摧舟折楫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月三日天清明,
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内,
江上已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引,
马前已被红旗阵。
两岸罗衣破鼻香,
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
两龙跃出浮水来。
擢影干波飞万剑,
鼓声劈浪鸣千雷。

雷声冲急波相近,
两龙望标目如瞬。
江上人呼霹雳声,
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
后船失势空挥桡。
疮眉血首争不定,
输岸一朋心似烧。

只将标示输赢赏,
两岸十舟五来往。
须臾戏罢各东西,
竟脱文身请书上。

吾今细观竞渡儿,
何殊当路权相持。
不思得所各休去,
会到摧舟折楫时。

白话文翻译:

在三月三日的清明时节,
杨花随风飘荡,晨莺啼叫。
使君还未离开郡斋,
江边已听到齐声的和唱。

使君出门时人人相引,
马前已经摆好了红旗阵。
两岸的绫罗衣服散发着香气,
银钗在阳光下闪耀,如同霜刀。

鼓声三下,红旗一挥,
两条龙在水面跃起。
舞动的影子如万剑飞刺,
鼓声劈开浪花,如同千雷轰鸣。

雷声与急流相互交融,
两条龙盯着标志,目光如电。
江边人们呼喊着霹雳般的声音,
竿头的彩旗如虹霓般绚丽。

前船急速抢得标志,
后船失去势头空挥桨。
受了伤的眉头和血淋淋的头颅,
输的人心如火烧。

只是用标志来决定输赢,
两岸十只船来来往往。
不久戏罢,各自东西而去,
竟然脱去文身,去请书上。

我如今细细观赏竞渡的孩子们,
何尝不似当路的权力相持。
不想得到了就各自离开,
终究会到拆舟折桨之时。

注释:

  • 三月三日:指的是农历三月初三,传统的清明节,有踏青、祭祖的习俗。
  • 杨花:杨树的花絮,随风飘扬,常常与春天的景象联系在一起。
  • 使君:指地方官员,通常指郡守。
  • 齐和声:指合唱的声音,形容场面热闹。
  • 罗衣:轻薄华美的衣服,多用于形容女子的衣着。
  • 擢影干波:形容水中船只的影子,像剑一样飞跃。
  • 霹雳声:形容鼓声如雷鸣般响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逢,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现社会生活与自然景象,注重细节刻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的竞渡活动,反映出一种欢乐的民间生活场景,寓意着对自由竞争和团结协作的追求。

诗歌鉴赏:

薛逢的《观竞渡》是一首描绘春日竞渡盛景的诗作。诗中以清明时节为背景,描绘了江边竞渡的热闹场面,展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竞争的向往。全诗运用丰富的视觉和听觉意象,生动地再现了竞渡的场景。开篇设定了时节的清明,伴随着杨花和晨莺的描写,渲染出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

在对竞渡的描写上,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场景中的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鼓声、旗阵、龙舟、河水的运动,都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传达出来。尤其是“擢影干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这样的句子不仅形象生动,还富有力量感,仿佛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激烈的竞争氛围。

诗的结尾处,诗人思索着竞渡的意义,似乎在传达一种对权力与竞争的深刻思考,提醒人们在追求名利的同时,也要警惕可能的损失。这种思考使整首诗在欢快的表面之下,隐含着对人生的思索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作者深邃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月三日天清明: 设定了时间背景,清明时节,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2. 杨花绕江啼晓莺: 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展现生动的春意。
  3. 使君未出郡斋内: 引入主人公,营造悬念。
  4. 江上已闻齐和声: 表示活动的热闹气氛。

(继续逐句解析,分析更多内容)

修辞手法:

  • 比喻: “擢影干波飞万剑”,比喻船只的影子如剑飞舞。
  • 拟人: “江上人呼霹雳声”,赋予声音以人的特征,增强画面感。
  • 对仗: 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竞渡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对竞争和胜利的渴望,同时反思了追求名利和权力的代价。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花: 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繁荣。
  • 龙舟: 代表着力量与团结,竞渡活动的核心。
  • 红旗: 象征着比赛的开始与胜利的追求。
  • 鼓声: 代表着节奏与竞争的紧迫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要场景是什么?
    A. 竞渡
    B. 祭祀
    C. 赏花

  2. 诗中提到的“使君”指的是谁?
    A. 地方官员
    B. 农民
    C. 商人

  3. 诗的结尾表达了什么样的思考?
    A. 对竞渡的赞美
    B. 对名利的追求
    C. 对人生的反思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国家的思考。
  • 李白的《庐山谣》: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自由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薛逢的《观竞渡》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现了对生命的热情和对竞争的渴望,但前者更注重细节描绘,而后者则表现出豪放与奔放的情感。
  • 比较两者对春天的描绘可以看到,薛逢的作品更细腻,而李白的则更为奔放自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传》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更深入地了解唐代诗歌的背景、风格及其代表作。

相关诗句

三月三日天清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下一句是什么

使君未出郡斋内,上一句是什么

使君未出郡斋内,下一句是什么

江上已闻齐和声。上一句是什么

江上已闻齐和声。下一句是什么

使君出时皆有引,马前已被红旗阵。上一句是什么

使君出时皆有引,马前已被红旗阵。下一句是什么

两岸罗衣破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上一句是什么

两岸罗衣破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下一句是什么

鼓声三下红旗开,上一句是什么

鼓声三下红旗开,下一句是什么

两龙跃出浮水来。上一句是什么

两龙跃出浮水来。下一句是什么

擢影干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上一句是什么

擢影干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下一句是什么

雷声冲急波相近,两龙望标目如瞬。上一句是什么

雷声冲急波相近,两龙望标目如瞬。下一句是什么

江上人呼霹雳声,上一句是什么

三月三日天清明,下一句是什么

杨花绕江啼晓莺。上一句是什么

杨花绕江啼晓莺。下一句是什么

使君未出郡斋内,上一句是什么

使君未出郡斋内,下一句是什么

江上已闻齐和声。上一句是什么

江上已闻齐和声。下一句是什么

使君出时皆有引,上一句是什么

使君出时皆有引,下一句是什么

马前已被红旗阵。上一句是什么

马前已被红旗阵。下一句是什么

两岸罗衣破鼻香,上一句是什么

两岸罗衣破鼻香,下一句是什么

银钗照日如霜刃。上一句是什么

银钗照日如霜刃。下一句是什么

鼓声三下红旗开,上一句是什么

鼓声三下红旗开,下一句是什么

两龙跃出浮水来。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