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曾谓千金意,能酬一饭恩。
往来人下拜,犹是为王孙。
白话文翻译:
曾经说过千金的情意,能够报答一饭之恩。
来来往往的人们都下跪拜谢,仍然是为了王孙。
注释:
- 曾谓:曾经说过。
- 千金意:形容情意重如千金。
- 能酬:能够报答。
- 一饭恩:指的是一顿饭的恩情。
- 往来:来来往往的人。
- 下拜:表示尊敬地鞠躬或跪拜。
- 犹是:仍然是。
- 王孙:指王室的子孙,代指有权势的人。
典故解析:
“千金”本是古代对财富的形容,诗中提到的“千金意”暗示着一种极高的情谊。古时对于恩情非常看重,尤其是“食恩”这一点,古人常常强调给予食物的恩惠是最值得感激的。王孙作为王室的后裔,享受特权与尊敬,诗中的上下拜表明社会地位的差异,以及人们对不同身份的尊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纬,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作品常展示出对社会人情的深刻观察与思考,风格清新,意蕴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际关系的重视,以及对恩情的强调。诗人通过对“饭”的描写,展现了人与人之间存在的深厚情感。
诗歌鉴赏:
《漂母祠》是一首反映人际关系与恩义的诗作,诗中以“千金意”对比“一饭恩”,揭示出古人对于恩情的重视。诗人使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通过“往来人下拜”的描绘,诗人进一步强调了社会对王孙的尊敬,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同时,诗中蕴含着对平民与王孙之间关系的思考,突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义超越了身份的界限。整首诗情感真挚,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识,妙在简中见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曾谓千金意:强调曾经表达的情感是极其珍贵的。
- 能酬一饭恩:指的是这种珍贵的情感能够回报一顿饭的恩情,表明对恩情的珍视。
- 往来人下拜:描绘了人们对恩情的重视,愿意为此而鞠躬。
- 犹是为王孙:表明即便是对恩情的尊重,仍然受身份影响,强调了社会地位的差异。
修辞手法:
- 对比:用“千金意”与“一饭恩”形成鲜明对比,突显恩情的价值。
- 夸张:千金与饭的对比,夸大了人情的珍贵。
- 排比:通过“往来人下拜”展示人们普遍的尊重。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恩情的珍视和对社会地位差异的反思,倡导人们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千金:象征珍贵的情感、深厚的友情。
- 一饭:指代日常生活中的小恩小惠,强调日常生活中的情义。
- 王孙:象征权势与地位,反映社会的等级制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千金意”指的是什么? A. 一顿饭的恩情
B. 重要的情感
C. 财富的象征
D. 以上都错 -
诗中“往来人下拜”反映了什么? A. 社会的平等
B. 对身份的尊重
C. 生活的贫困
D. 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B. 财富的追求
C. 对王孙的崇拜
D. 对生活的感慨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赠汪伦》 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漂母祠》都涉及到人情与情感,但前者更多表现对故乡的思念,而后者则侧重于对恩情的反思。
- 《赠汪伦》则同样表达了友情的珍贵,显示出诗人在情感上的共鸣与价值观的相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