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望鸟滩作贻吕四郎中》
时间: 2025-01-24 18:31: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河流有深曲,舟子莫能知。
弭棹临沙屿,微吟西日驰。
平明春色霁,两岸好风吹。
去去川途尽,悠悠亲友离。
汉宫成羽翼,伊水弄参差。
为惜淮南子,如何攀桂枝。
白话文翻译:
这条河流深深曲折,船夫无法完全了解。
我划着船靠近沙洲,轻声吟唱着西下的太阳。
春天的阳光明媚,两岸的好风轻轻吹拂。
一路向前,尽头已在眼前,亲友们慢慢离去。
汉宫的美人如同飞鸟,伊水的波浪起伏不平。
为了怀念淮南子,我又怎能攀登桂树枝头?
注释:
- 舟子:指的是划船的人。
- 弭棹:放下船桨,意思是停止划船。
- 微吟:轻声吟唱。
- 平明:明亮、清晰。
- 亲友离:亲友分离,产生离愁别绪。
- 汉宫:指汉代的宫殿,常用来形容美人。
- 淮南子:指的是《淮南子》,这里用来指代淮南的贤人。
- 桂枝:桂树的枝条,象征着高洁的志向和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储光羲(约703年-760年),字景美,唐代著名诗人,曾在朝为官,以诗名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此诗在唐代盛世时期创作,正值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中通过描写河流、春色、亲友离别等场景,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和友人惜别的感慨。
诗歌鉴赏:
《河中望鸟滩作贻吕四郎中》是一首富有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河流的曲折与自然的美景,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开篇以“河流有深曲,舟子莫能知”引入,引发读者对河流深邃不明的想象,暗示人生的复杂与不可知。接着,诗人描绘了宁静的沙洲和西下的日头,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平明春色霁,两岸好风吹”中,春天的明朗气息与和煦的春风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景象,给人带来希望与宁静。然而,“去去川途尽,悠悠亲友离”则让人感受到离别的苦涩,亲友的远离更是令人情感沉重。
后面两句“汉宫成羽翼,伊水弄参差”中提到的汉宫美人和伊水则是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一句“为惜淮南子,如何攀桂枝”,表达了对理想与高洁追求的渴望与无奈,令人深思。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邃,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河流有深曲”:描绘河流的曲折,象征人生的复杂。
- “舟子莫能知”:船夫无法完全了解河流的深度,隐喻对未来的无知。
- “弭棹临沙屿”:船停在沙洲旁,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 “微吟西日驰”:在西下的日头下轻声吟唱,表现诗人的惬意。
- “平明春色霁”:春天的美好景色,象征希望与新生。
- “两岸好风吹”:和煦的春风,增添了诗的美感。
- “去去川途尽”:离别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惘。
- “悠悠亲友离”:亲友的离去令诗人感到孤独。
- “汉宫成羽翼”:美人如同飞鸟,象征美好的事物与理想。
- “伊水弄参差”:伊水的波纹不平,暗含人生的曲折。
- “为惜淮南子”:对淮南子的怀念,表明对友人的思念。
- “如何攀桂枝”:表达对理想的追求,但又无奈无法达到。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美人比作羽翼,表达美的轻盈与飘逸。
- 对仗:如“去去川途尽,悠悠亲友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使画面更生动。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离别,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理想的追求,整体情感基调既有宁静之美,也有离别之愁。
意象分析:
- 河流:象征人生的曲折与不可知。
- 沙屿:代表自然的宁静与安详。
- 西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春色:代表希望与重生。
- 亲友:象征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 汉宫美人:代表理想与追求的美好。
- 桂枝:象征理想的高洁与追求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河流有深曲”意指: a) 河水流淌很快
b) 河流复杂难测
c) 河流很宽 -
“微吟西日驰”中的“微吟”最接近的意思是: a) 大声歌唱
b) 轻声吟唱
c) 默默无言 -
诗中提到的“淮南子”是指: a) 一位才子
b) 一位美人
c) 一本书
答案:
- b) 河流复杂难测
- b) 轻声吟唱
- a) 一位才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但更侧重于友情的珍贵与离别的忧伤。
- 李白的《将进酒》则通过豪放的酒宴描绘了对人生的态度,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洒脱与豪情,形成了与储光羲作品的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以上是对《河中望鸟滩作贻吕四郎中》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