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时间: 2025-01-11 01:40: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卜算子
作者:郭应祥 〔宋代〕
客以赏之,仍呼侑尊者六辈,酒半,人簪其一,恰恰无欠余。
因赋谁把洛阳花,翦送河阳县。
魏紫姚黄此地无,随分红深浅。
小插向铜瓶,一段真堪羡。
十二人簪十二枝,面面交相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场宴会,客人们正在欣赏花卉的美丽。有人呼唤来侍者,准备酒水,酒已喝到一半。人们用花簪装饰,正好没有多余的。于是有人提到,谁来把洛阳的花送给河阳县呢?这里没有魏紫和姚黄,只有花色的深浅不一。几枝小花插在铜瓶里,真是让人羡慕的美丽。十二个人各自用花簪插花,彼此相视,十分欢愉。
注释
- 侑尊者:指为尊贵的人提供酒水的侍者。
- 六辈:六代,表示长久的时间。
- 洛阳花:指洛阳地区的花卉,象征美丽。
- 魏紫姚黄:魏紫、姚黄指的是特定品种的花,象征名贵的花卉。
- 小插向铜瓶:小花插在铜瓶里,形容花的清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应祥,宋代词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词风清丽,擅长描绘生活中的细腻情感,尤其是对自然和人情的观察,常融入个人的感受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一个欢快的集会,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聚会时的风雅与情趣。通过对酒席、花卉的描绘,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宴会上的欢愉氛围。词中以花为主线,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同时也隐含了对生活的热爱。词人以“洛阳花”作为引子,暗示着一种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又在此地找不到那种名贵花卉,反映出一种淡淡的遗憾。接着,小花插在铜瓶的意象,象征着简约而不失优雅的生活态度。最后,十二个人的互动,传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快乐,整个场景生动且富有画面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客以赏之”:客人们欣赏着花卉,营造出轻松的氛围。
- “仍呼侑尊者六辈”:呼唤侍者,为尊贵的宾客准备酒水,表达了对客人的重视。
- “酒半,人簪其一”:酒喝到一半,人们用花簪装饰,体现了一种欢愉和热闹的场景。
- “因赋谁把洛阳花,翦送河阳县”:提到洛阳花,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想念与渴望。
- “魏紫姚黄此地无”:这里没有名贵的花,反映出一种生活中的遗憾。
- “小插向铜瓶”:小花插在铜瓶中,象征着简单的美。
- “一段真堪羡”:表达了对这种简约之美的羡慕。
- “十二人簪十二枝”: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花枝,展现出一种和谐的团体感。
- “面面交相看”:彼此欣赏,形成一种亲密的互动关系。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对偶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 以“洛阳花”作为象征,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向往。
-
主题思想
这首词表达了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欣赏,对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名贵事物的淡淡遗憾。
意象分析
- 洛阳花:象征美好与繁华。
- 魏紫姚黄:代表名贵花卉,体现珍稀之美。
- 小花与铜瓶:象征简约而不失优雅的生活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郭应祥
D. 苏轼 -
“洛阳花”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美丽
C. 友谊
D. 忧伤 -
诗中提到的“魏紫姚黄”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诗歌形式
B. 特定品种的花
C. 一个人的名字
D. 一种饮品
答案: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同为描写宴会的李清照《如梦令》相比,郭应祥的《卜算子》更侧重于对花卉与饮酒氛围的描写,表现出一种清雅的生活情趣,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出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