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玉台体七首其四别後》

时间: 2025-04-28 01:18:57

昨日日暮别,今日日暮愁。

犹认纵裙色,依依在石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昨日日暮别,今日日暮愁。
犹认纵裙色,依依在石榴。

白话文翻译:

昨天黄昏的时候分别,今天又在黄昏时分感到愁苦。
仍然可以认出她那缠绵的裙子颜色,依依恋恋似乎在石榴树下。

注释:

  • 昨日:昨天。
  • 日暮:黄昏,太阳落山的时候。
  • :分别,告别。
  • :忧愁,忧伤。
  • :仍然,还是。
  • :认出,辨认。
  • 纵裙:指的是裙子的样式,常表现出女性的柔美和婀娜。
  • 依依:形容依恋、不舍的样子。
  • 石榴:此处象征着爱情与美好,石榴花红艳,寓意多子多福。

典故解析:

“石榴”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美好、爱情和温暖的家庭。石榴的花朵鲜艳,象征着爱情的热烈,而其硕果累累的特性也常被用来寓意富饶和繁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东皋,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律诗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梅尧臣在诗坛上以其平易近人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而受到后人的推崇。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梅尧臣与友人、爱人分别之后,表达了他对离别的惆怅与思念之情。在古代,离别常常与黄昏相伴,使得这种情感更加浓烈。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拟玉台体七首其四别后》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作。诗的开头通过“昨日日暮别,今日日暮愁”两句,鲜明地勾勒出离别的时刻和情绪的延续。作者用“日暮”这一意象,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黄昏象征着光明的消逝和情感的低沉。

接下来的“犹认纵裙色,依依在石榴”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进一步渲染思念之情。裙子的颜色不仅体现了作者对爱人的深刻记忆,也象征着爱人娇美的形象,令人难以忘怀。石榴则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仿佛在提醒着他离别后的孤独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整体来看,梅尧臣的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细腻而深刻,用简练的语言传达出复杂的情感,展现了他高超的艺术造诣。诗中蕴含的离愁与思念,跨越时空,依然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昨日日暮别”:回忆起昨天的分别,时间的流逝加重了思念的情感。
    • “今日日暮愁”:今天的黄昏又带来了新的愁苦,情感反复无常。
    • “犹认纵裙色”:对恋人的裙子颜色的记忆犹新,表明了对恋人的深切怀念。
    • “依依在石榴”:石榴作为意象,象征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依依不舍。
  2.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别”和“愁”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意象:日暮、裙色、石榴等意象相互交织,营造出浓厚的情感氛围。
  3. 主题思想

    • 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往昔的怀念,表现了人对情感的珍视和对时间流逝的不安。

意象分析:

  • 日暮:象征时间的流逝,带来离别的哀伤。
  • 纵裙:代表女性的柔美与作者的深刻怀念。
  • 石榴:象征爱情的美好与丰盈,承载着对过去的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梅尧臣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日暮”主要象征什么?

    • A) 结束与分离
    • B) 新的开始
    • C) 快乐的时光
    • D) 朋友的相聚
  3. 诗中的“依依”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不舍
    • C) 愤怒
    • D) 疲倦

答案:

  1. C) 梅尧臣
  2. A) 结束与分离
  3. B) 不舍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梅尧臣 vs. 杜甫:两位诗人在表达离别情感时,梅尧臣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杜甫则更倾向于通过景象反映内心的挣扎与忧愁。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梅尧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