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见梅)》
时间: 2025-01-26 07:28: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鸥清眠碎晴溪月。几梦寒蓑雪。
断桥篱落带人家。枝北枝南初著两三花。
曾于春底横孤艇。香似诗能冷。
娟娟立玉载归壶。渺渺愁予肯入楚骚无。
白话文翻译:
鸥鸟在清澈的溪水旁安静地入睡,月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我梦见穿着寒冷蓑衣的雪景。
断桥和篱笆旁边有几户人家,北边和南边的树枝上刚刚开了两三朵花。
我曾在春天的尽头独自划着小船,香气如同诗句般清冷。
优雅的女子如玉般站立,手中捧着酒壶归来。在这渺茫的愁绪里,我又怎能入得了楚辞的忧伤呢?
注释:
- 鸥:一种海鸟,常见于水边。
- 清眠:指宁静的睡眠。
- 蓑:用草或麻制成的防雨衣。
- 断桥:桥的一部分已断,常用于象征离别或失落。
- 篱落:篱笆和围墙的残缺部分。
- 楚骚:指《楚辞》,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抒情诗集,充满了忧伤和愁苦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虞美人(见梅)》创作于春天,正值梅花盛开之际,诗人在游历中感受到春的气息与内心的愁苦,因而创作了此诗。
诗歌鉴赏:
《虞美人(见梅)》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象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开篇以“鸥清眠碎晴溪月”描绘出一幅宁静的春夜图,月光在清流中碎影摇曳,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几梦寒蓑雪”引入内心的寒冷与孤独,形成了外景与内心的对比。
“断桥篱落带人家”的句子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中孤独的情感,隐喻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失落。而“枝北枝南初著两三花”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给人以希望与美好的憧憬。诗人曾在春末独自划船,虽然周围的香气如同诗句般冷淡,但内心的渺茫愁苦却让人难以释怀。
最后两句“娟娟立玉载归壶”与“渺渺愁予肯入楚骚无”,不仅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的细腻观察力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鸥清眠碎晴溪月:鸥鸟在清溪旁安眠,月光洒在水面上,描绘出宁静的春夜。
- 几梦寒蓑雪:梦中出现了穿着寒冷蓑衣的雪,暗示了内心的孤独和寒冷。
- 断桥篱落带人家:描绘出一幅有些破败的乡村景象,暗含离别和失落。
- 枝北枝南初著两三花:春天的树枝上开了两三朵花,象征着希望和新生。
- 曾于春底横孤艇:诗人回忆自己在春末时独自划船,表达孤独。
- 香似诗能冷:香气虽美,却如同诗句般让人感到冷清。
- 娟娟立玉载归壶:优雅的女子如玉般站立,暗示着美的存在。
- 渺渺愁予肯入楚骚无:内心的愁苦让人难以融入《楚辞》的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香气比作诗句,强调其清冷的感觉。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和意象上都体现了对仗的美感,如“枝北枝南”等。
- 意象:如“鸥”、“梅”、“月”等,均与春天的意象相结合,形成鲜明的画面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反映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鸥:象征宁静与自由。
- 梅:象征坚韧与美丽。
- 月:象征清冷与孤独。
- 春:象征希望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鸥清眠碎晴溪月”描绘的是哪个时节的景象?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
诗中提到的“寒蓑雪”主要暗示了什么情感?
- A. 温暖
- B. 孤独
- C. 欢乐
- D. 期待
-
“渺渺愁予肯入楚骚无”表达了诗人对何种情感的认同?
- A. 爱情
- B. 忧伤
- C. 喜悦
- D. 迷茫
答案:1. C;2. B;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方岳的《虞美人(见梅)》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均涉及月亮和孤独的主题,但方岳更侧重于自然与内心的结合,而李白则更多表达了饮酒作乐的洒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