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有作次敬夫韵》

时间: 2025-01-24 14:44:53

壁立崔嵬不计寻,千峰罗列献奇深。

等闲伫立遥观遍,流水高山万古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山有作次敬夫韵
林用中 〔宋代〕

壁立崔嵬不计寻,
千峰罗列献奇深。
等闲伫立遥观遍,
流水高山万古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高山的巍峨和壮丽,作者在登山时,看到高耸的山壁不计较道路的艰难,千峰相连,奇妙而深邃。作者轻松地站在高处,远远地观望,心中感受到自然的永恒和壮阔。


注释:

字词注释:

  1. 壁立:高耸的山壁。
  2. 崔嵬:形容山高而陡峭。
  3. 不计:不考虑,不在乎。
  4. 千峰:许多的山峰。
  5. 罗列:排列,分布。
  6. 献奇深:展现出奇妙而深远的景象。
  7. 等闲:轻松,不费力。
  8. 伫立:静静站立。
  9. 遥观:远远地观看。
  10. 流水高山:象征着永恒不变的自然。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用中,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诗词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作者登山游历时,表达了他在高山之巅所感受到的震撼与宁静,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极具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崇山峻岭的壮丽景象,表现了作者在登山过程中所产生的感悟。首句“壁立崔嵬不计寻”中的“壁立”和“崔嵬”形象地描述了高山的陡峭与巍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置身于高耸入云的山峰之中。接下来的“千峰罗列献奇深”,则通过“千峰”的数量和“献奇深”的深远,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强调了其奇妙和深沉。第三句“等闲伫立遥观遍”,通过“等闲”一词,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悠然态度,以及在高处俯视的从容。最后一句“流水高山万古心”则升华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自然的永恒与人类心灵的共鸣,流动的水与高耸的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恒久。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哲理的思考,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彰显了自然之美与人类心灵的和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壁立崔嵬不计寻:高耸的山壁,陡峭如崔嵬,作者不在乎寻找路途的艰难。
  2. 千峰罗列献奇深:千山万峰排列在眼前,展现出奇特而深邃的美景。
  3. 等闲伫立遥观遍:轻松地站立在高处,远远地观察四周的美景。
  4. 流水高山万古心:流水与高山象征着永恒,表达了人类心灵与自然的共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高山与流水比作时间与永恒,深化了主题。
  • 对仗:如“壁立崔嵬”与“千峰罗列”,增强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等闲伫立遥观遍”等结构,增强气势。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高山流水之间的永恒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高山:象征着坚定与壮丽,代表人类的追求与向往。
  2. 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变化,表现出生命的无常。
  3. 千峰:代表自然的丰富多样,彰显其奇特和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壁立崔嵬”形容的是哪种自然景观?
    A. 河流
    B. 高山
    C. 丘陵
    D. 森林

  2. “流水高山万古心”中的“万古心”指的是什么?
    A. 人的情感
    B. 自然的永恒
    C. 时间的流逝
    D. 生命的短暂

  3. 诗中“等闲伫立遥观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A. 焦虑
    B. 从容
    C. 无奈
    D. 疲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登高》 - 杜甫
  2. 《望庐山瀑布》 -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与《登山有作次敬夫韵》均以登高为主题,但《登高》更多地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困境的感慨,而《登山有作次敬夫韵》则展现了对自然的欣赏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林用中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