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驾桂林乡举》
时间: 2025-02-04 16:30: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十年复此主文盟,喜得名邦岁贡英。
宴启鹿鸣珠照乘,堂开鹏运玉连城。
梅花雪里传魁信,桂子风前送客程。
若到天庭问南事,细陈长策为销兵。
白话文翻译:
十年来再次与这位主子结盟,欢喜地获得了这个名邦的岁贡英才。
宴席上开启鹿鸣之声,珍珠照耀着乘坐的车马;
大厅中开辟了鹏运,玉制的连城令人心醉。
梅花在雪中传来魁首的消息,桂树在风中送走了客人的行程。
如果能到天庭去询问南方的事情,细细陈述长远的计策以便能消灭敌兵。
注释:
- 文盟:指文治的盟约。
- 岁贡英:每年贡品中包含的优秀人才。
- 鹿鸣:古代宴会上的一种祝贺声,象征和平与欢乐。
- 鹏运:鹏鸟的飞行,象征雄伟的事业。
- 梅花雪里:梅花在雪中的景象,象征坚韧与高洁。
- 南事:指南方的事务,可能与战争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彦瑜,号岐山,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以其诗词清丽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李曾伯的作品多涉及政治、军事及自然景观,常表达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与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李曾伯担任官职期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威胁,诗人以诗寄情,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关心与对和谐局面的渴望。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一种欢庆与期待的气氛。开头两句提到“十年复此主文盟”,可以看出诗人与主人的关系密切,而获得“岁贡英”更是对国家人才的赞美,反映出诗人对人才的重视与期望。接下来的描写则将宴会的欢乐气氛展现得淋漓尽致,“宴启鹿鸣珠照乘,堂开鹏运玉连城”,用“鹿鸣”与“鹏运”来象征和平与繁荣,给人一种高远的美感。
而后两句“梅花雪里传魁信,桂子风前送客程”则给人一种时节的变换,梅花与桂子的意象不仅富有文化内涵,更是象征着坚韧与友情的传递。最后一句“若到天庭问南事,细陈长策为销兵”则是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思考,希望能够通过深思熟虑的策略来解决南方的问题,展现出一种政治抱负与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年复此主文盟:十年来再次与这个主子建立文治的盟约,表明时间的久远与关系的紧密。
- 喜得名邦岁贡英:喜悦地获得了这个名声显赫的国家每年的优秀贡品。
- 宴启鹿鸣珠照乘:宴会开始时祝福声如鹿鸣,珍珠照耀着乘坐的车马,描绘出宴会的华丽场景。
- 堂开鹏运玉连城:大厅中像鹏鸟飞翔般的运势,玉制的连城令人心醉,表现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 梅花雪里传魁信:梅花在雪中传递着优秀人才的消息,象征着坚韧与高洁的品格。
- 桂子风前送客程:桂树在风中送走了宾客,寓意着友情与离别的情感。
- 若到天庭问南事:如果有机会到天庭询问南方的事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事务的关心。
- 细陈长策为销兵:细致地陈述长远的计策,以求消灭敌兵,表明诗人的政治抱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鹿鸣”比喻宴会的欢乐气氛。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梅花、桂子等意象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象征着高洁与友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宴会的欢庆与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关心、对人才的重视以及对和平与繁荣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强烈的责任感与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清高和品德。
- 桂子:象征友情与离别。
- 鹿鸣:象征和平与欢乐的场景。
- 鹏运:象征理想和事业的飞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岁贡英”指的是什么? A. 每年贡品中包含的优秀人才
B. 年龄较大的英才
C. 农作物的贡品
D. 战争中的英勇将士 -
“梅花雪里传魁信”中的“魁”指的是什么? A. 军队
B. 优秀人才
C. 政治事务
D. 外敌 -
诗中提到的“长策”为何? A. 诗人的个人计划
B. 政治策略
C. 诗歌创作计划
D. 对未来的幻想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与李曾伯的诗相比较,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未来的期望,但李白的诗更显豪放,而李曾伯则更加细腻典雅。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李曾伯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