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霁》
时间: 2025-02-04 16:07: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霁
作者: 卢祖皋 〔宋代〕
虹雨才收,正抱叶残蝉,渐老云木。
银汉飞星,玉壶零露,万里素秋如沐。
倚颦抱独。盼娇曾记郎心目。
向艳歌偏爱,赋情多处寄衷曲。
凄凉漫有,旧月阑干,夜凉无因,重照颓玉。
扇纨收鸾孤蠹损,一番愁绪黯相触。
回首寒云空雁足。露井零乱,已是负了桐阴,
可堪轻误,满篱种菊。
白话文翻译:
刚刚雨停,正是抱着叶子残留的蝉,渐渐衰老的云木。
银河的星星飞舞,玉壶中的露水滴落,万里无云的秋天如同沐浴一般。
我倚着眉头,独自一人,盼望那娇美的身影,曾几何时记得那位心上人。
面对那艳丽的歌声,我偏爱的是它,情感寄托在多处的歌曲之中。
凄凉的景象渐渐增多,旧月的栏杆下,夜晚的凉意无由而来,重新照耀着颓废的玉石。
扇子的丝绸收起了,孤独的鸾鸟遭到了虫蛀,愁绪如潮水般暗暗涌动。
回首望去,寒云中空中飞过的大雁已经无影无踪。
露水在井边散乱,已经负担了桐树的阴影,
这样的轻易失误,满篱笆种植的菊花又会如何呢?
注释:
- 虹雨:指雨后出现的虹。
- 残蝉:指已经老去的蝉,象征时光流逝。
- 银汉:指银河。
- 玉壶:古代对容器的美称,形容露水清澈如水晶。
- 倚颦:倚靠着,眉头微皱。
- 娇:指美丽的女子。
- 旧月阑干:指老旧的月亮和栏杆,象征着旧时光。
- 颓玉:指衰败的美好事物。
- 桐阴:指桐树的阴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卢祖皋,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和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人生感悟。他的诗风清新,情感细腻,常以自然景象寄托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正值季节变换之际,诗人在此时感受到时光流逝、人生孤寂的情感,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诗歌鉴赏:
《秋霁》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景象和个人的情感。开篇以“虹雨才收”引入,描绘了雨后清新的景象,象征着自然的重新生机。接着,诗人通过“云木”“残蝉”等意象,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中“银汉飞星,玉壶零露”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清澈,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陶醉。随后,诗人倚靠着思念的情感,表达了对爱人的无尽思念,“盼娇曾记郎心目”一句,更是道出了对过去恋情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个深邃而又复杂的心理状态。秋天的凄凉与个人的孤独感交相辉映,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虹雨才收:雨停后,天空出现彩虹,象征着雨后的清新。
- 正抱叶残蝉:描述秋天的蝉已残,暗示生命的无常。
- 渐老云木:时间流逝,树木也显得老态。
- 银汉飞星:银河中星星闪烁,描绘了秋夜的宁静。
- 玉壶零露:露水如玉壶中的水滴,清澈明亮。
- 万里素秋如沐:宽广的秋天令人如沐春风,感到舒适。
- 倚颦抱独:独自一人,倚靠着思念,眉头微皱,表达孤独感。
- 盼娇曾记郎心目:对过去情感的回忆与渴望。
- 向艳歌偏爱:对美好事物的偏爱。
- 凄凉漫有:感受到的凄凉情感逐渐增多。
- 旧月阑干:旧时的回忆与思绪。
- 夜凉无因:夜晚的凉意没有原因,象征内心的孤寂。
- 回首寒云空雁足:回望过去,已无踪影的大雁,象征失去。
- 可堪轻误:轻易的误解与错过,令人遗憾。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壶零露”比喻露水的清澈。
- 拟人:如“倚颦抱独”,赋予情感以人的特征。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去美好情感的怀念,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虹雨:象征希望与新生。
- 残蝉:代表失去与衰老。
- 银汉:象征遥远与梦幻。
- 玉壶:象征珍贵与纯洁。
- 桐阴:象征遮蔽与庇护。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构成了一幅秋天的画卷,富有哲理和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虹雨才收”意为:
A. 雨刚下完
B. 彩虹刚出现
C. 雨水已经干涸
D. 天空阴沉 -
诗中的“玉壶零露”形容的是:
A. 露水的清澈
B. 月光的皎洁
C. 雨后的彩虹
D. 秋天的阳光 -
诗中提到的“盼娇”指的是: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生命的感慨
C. 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D. 对爱人的思念
答案:
- B
- A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
- 杜甫《春望》:描绘了战争后的凄凉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卢祖皋《秋霁》与李白《月下独酌》:两者皆反映了孤独与思念,但《秋霁》更偏向于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月下独酌》则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文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