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江楼》

时间: 2025-01-10 22:31:21

楼压浔阳地望雄,四无倚着拄晴空。

九支江汇栏干外,双剑峰明雾霭中。

庾令声名犹昨日,屈平兰芷又薰风。

绸缪牖户知何计,须及长淮枣未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浔阳江楼
作者: 刘植 〔宋代〕

楼压浔阳地望雄,
四无倚着拄晴空。
九支江汇栏干外,
双剑峰明雾霭中。
庾令声名犹昨日,
屈平兰芷又薰风。
绸缪牖户知何计,
须及长淮枣未红。

白话文翻译:

这座楼高耸于浔阳,俯瞰雄伟的山河,
没有任何依靠,直立在晴空之中。
九曲江水在栏杆外交汇,
双剑峰在薄雾中显得格外清晰。
庾信的声名依旧如昨日般响亮,
屈原的兰芷香气又随风飘来。
窗户的绸缪,不知该如何打算,
要等到长淮的枣子还没有成熟。

注释:

  • 楼压:楼高耸的意思,给人以压迫感。
  • 浔阳:指浔阳江,位于今江西九江。
  • 九支江:指九曲江,江水蜿蜒盘旋。
  • 庾令:指庾信,南朝文学家,名声显赫。
  • 屈平:指屈原,战国时期的诗人。
  • 兰芷:兰花和芷草,象征高洁的品德。
  • 绸缪:指窗户的装饰或帘子。
  • 长淮:指长江的下游地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植,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以清新、洒脱的风格著称,常用自然景物表达情感,作品多以山水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浔阳江楼,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表现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思考,反映出当时社会文化的深厚底蕴。

诗歌鉴赏:

《浔阳江楼》是刘植在游览浔阳江楼时所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开篇即以“楼压浔阳地望雄”展现出楼的巍峨与壮丽,给人一种高耸入云的感觉,仿佛一切都在它的庇佑之下。接着,“四无倚着拄晴空”则强调了楼的独立与坚韧,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坚定。

在描写自然的同时,诗中还融入了历史的厚重感。“庾令声名犹昨日,屈平兰芷又薰风”,这里提到庾信与屈原,既是对历史的追溯,也是对文化的传承,展现出诗人对历史人物深深的敬仰与思考。最后两句“绸缪牖户知何计,须及长淮枣未红”则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暗示着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既有对壮丽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体现了诗人的深邃思想与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楼压浔阳地望雄:描述楼的高耸,俯瞰壮丽的浔阳山水。
  2. 四无倚着拄晴空:强调楼的独立性,象征着诗人的坚定。
  3. 九支江汇栏干外:描绘江水蜿蜒流动的景象,生动形象。
  4. 双剑峰明雾霭中:描写山峰在薄雾中的清晰,增添神秘感。
  5. 庾令声名犹昨日:表达对庾信的怀念,历史人物的名声依旧。
  6. 屈平兰芷又薰风:引入屈原,象征对高洁品德的追求。
  7. 绸缪牖户知何计:对窗户的装饰感到无从下手,暗示内心的迷茫。
  8. 须及长淮枣未红:表达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时光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与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如“楼压”体现了楼的威严。
  • 对仗:如“庾令声名犹昨日,屈平兰芷又薰风”,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展现出一种历史的深度与文化的厚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高耸和坚韧。
  2. :代表流动的时间与历史。
  3. :象征着高远与理想。
  4. 兰芷:象征着高洁的品德和文化传承。
  5. 窗户:代表着内心的思索与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楼压浔阳地望雄”中的“雄”是指什么? A. 雄伟的山川
    B. 雄心壮志
    C. 雄性动物
    D. 雄性的花卉

  2. “屈平兰芷又薰风”中的“兰芷”象征着什么? A. 富贵
    B. 高洁的品德
    C. 美丽的景色
    D. 香气的浓烈

  3. 整首诗的主题主要是表达对什么的思考? A. 对美食的喜爱
    B. 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人生的感慨
    C. 对爱情的追求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 《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之美,但更侧重于情感的抒发。
  • 《早发白帝城》:强调旅途的急迫与对未来的期待,风格与刘植的沉思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历代诗歌流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