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亥人日往金堂看沱江,用盛元韵》

时间: 2025-01-22 13:09:40

春日迟迟柳绿初,风光写报故人书。

一宵好雨添生气,千顷平畴曳锦裾。

鸟唱声中真自在,云飞扬处意纷如。

沱江流减尚能阔,环绕新城碧有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丁亥人日往金堂看沱江,用盛元韵
作者: 蔡淑萍

春日迟迟柳绿初,
风光写报故人书。
一宵好雨添生气,
千顷平畴曳锦裾。
鸟唱声中真自在,
云飞扬处意纷如。
沱江流减尚能阔,
环绕新城碧有馀。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日子悠长,柳树刚刚发芽,
美丽的风光仿佛在为故人写信。
一夜的好雨带来了生机,
千顷的田野像锦缎般铺展。
在鸟儿的歌唱声中,心情格外自在,
在云朵飞扬的地方,意绪如同纷飞。
沱江的水流虽然减小,却依然宽阔,
新城环绕着它,碧水环绕,景色依旧丰富。


注释:

字词注释:

  • 迟迟:形容春天的到来慢慢地,显得温暖。
  • 柳绿:指柳树的颜色,春天时柳树发绿的景象。
  • 生气:指生机和活力。
  • 曳锦裾:形容田野像锦绣一样美丽,带有流动的感觉。
  • 自在:形容心情舒畅,无拘无束。
  • :广阔、宽广的意思。
  • 碧有馀:指水色清澈而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春日”、“柳绿”等意象常见于古典诗词,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常用来表达诗人的愉悦心情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淑萍,现代女性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语言清新,情感真挚,常以女性的细腻视角观察生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丁亥年的人日,正值春天,诗人游览金堂,看沱江的美景,感受到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借此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日的美景为背景,融入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开篇描绘了春天的柳树刚发芽,生机盎然,象征着新生与希望。接着,诗人通过“好雨”增添了生气,表现出春雨滋润大地的美好景象,“千顷平畴曳锦裾”则描绘了广袤田野的壮丽,仿佛大地铺展开了一幅绚丽的锦缎,让人心生向往。

在“鸟唱声中真自在,云飞扬处意纷如”的描写中,诗人借助鸟鸣和云飞的意象,表达了心灵的自由与愉悦,展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最后两句“沱江流减尚能阔,环绕新城碧有馀”不仅描绘了沱江的景象,还暗含着对新城未来的美好期许,象征着生命与希望的延续。

整首诗在意象的营造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对生活的热爱,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日迟迟柳绿初:描写春天来得慢,但柳树已开始发芽,表现出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2. 风光写报故人书:美丽的风光如同给远方的朋友写信,表达对彼此的思念。
  3. 一宵好雨添生气:经过一夜的细雨,万物复苏,充满生机。
  4. 千顷平畴曳锦裾:广阔的田野如同锦缎在风中摇曳,展现出自然的美丽。
  5. 鸟唱声中真自在:在鸟儿的歌唱声中,心情感到无比自由。
  6. 云飞扬处意纷如:在飘动的云朵中,情绪也随之起伏,表现出一种轻盈的状态。
  7. 沱江流减尚能阔:虽然沱江的水流有所减少,但依然显得宽广。
  8. 环绕新城碧有馀:新城被碧水环绕,景色依旧如昔,充满生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田野比作锦缎,形象生动,增强了诗的美感。
  • 拟人:鸟唱声中表达自由自在,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生气”与“自在”,形成和谐的对比,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的自然景色为依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人的思念,呈现出一种生机盎然、和谐自然的美好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日: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 柳绿:代表生命的复苏与青春的活力。
  • 好雨:象征着滋润与生长,暗含着对未来的期待。
  • 平畴:展现田园的广阔与美丽,象征着丰收的希望。
  • 鸟唱:代表自由与愉悦,营造出轻松的氛围。
  • 沱江:象征着流动的时间与生命,承载着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什么?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2. “千顷平畴曳锦裾”中“锦裾”的意思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衣物
    C. 美丽的田野
    D. 诗人的情感

  3. 诗中提到的“沱江”主要象征什么? A. 生命的流逝
    B. 自然的宁静
    C. 新的开始
    D. 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蔡淑萍的诗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与生命的活力,而李白则侧重于情感的抒发和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风格和主题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歌选》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基础》
  • 《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