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之游未遂渐逼行期作四十字奉寄翁文尧员外》
时间: 2025-04-29 10:21: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轺车难久驻,须到别离时。北阙定归去,东山空作期。绿苔劳扫径,丹凤欲衔词。杨柳开帆岸,今朝泪已垂。
白话文翻译:
难以长久停留的轺车,必须到了离别的时候。北方的宫阙决定回去,东山的约定只能空等。绿苔需要辛苦清扫小径,丹凤似乎要衔来诗句。杨柳在开船的岸边摇曳,今天早晨泪水已经落下。
注释:
- 轺车:古代的一种轻便马车。
- 北阙:指朝廷,皇宫。
- 东山:指隐居的地方或理想中的归隐之地。
- 绿苔:生长在湿润地方的绿色苔藓。
- 丹凤:红色的凤凰,常用来象征吉祥或美好的事物。
- 杨柳:柳树,常用来象征离别。
典故解析:
- 东山:源自东晋谢安隐居东山的故事,后用来指代隐居或理想中的归隐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隐居之地,回归朝廷的复杂情感。诗中透露出对隐居生活的留恋和对未来不确定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隐居与朝廷、离别与期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不舍。诗中“轺车难久驻”一句,直接点出了离别的不可避免,而“北阙定归去”则表明了回归朝廷的决心。然而,“东山空作期”却透露出对隐居生活的无限留恋。后两句通过“绿苔”和“丹凤”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轺车难久驻,须到别离时。
- 诗人乘坐的轺车难以长久停留,暗示了离别的必然。
- 北阙定归去,东山空作期。
- 诗人决定回归朝廷,但对隐居的东山充满了期待和留恋。
- 绿苔劳扫径,丹凤欲衔词。
- 绿苔需要清扫,丹凤似乎要带来诗句,这些细节增强了诗的意境。
- 杨柳开帆岸,今朝泪已垂。
- 杨柳在岸边摇曳,象征离别,诗人已经流下了泪水。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北阙”与“东山”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内心矛盾。
- 象征:“杨柳”象征离别,“丹凤”象征吉祥,增强了诗的意象。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与留恋。诗人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留恋和对朝廷的回归,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过去的怀念。
意象分析:
- 轺车:象征旅行的工具,暗示离别。
- 北阙:象征朝廷,代表责任和使命。
- 东山:象征隐居,代表自由和理想。
- 绿苔:象征隐居生活的宁静和自然。
- 丹凤:象征吉祥和美好。
- 杨柳:象征离别和不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东山”象征什么? A. 朝廷 B. 隐居 C. 旅行 D. 自然
-
“轺车难久驻”暗示了什么? A. 旅行 B. 离别 C. 停留 D. 隐居
-
诗中的“丹凤”象征什么? A. 离别 B. 吉祥 C. 隐居 D. 自然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黄滔的这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留恋,但王维的诗更加宁静和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黄滔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